襄() 蘇甫人盤,殷周金文集成10080,西周晚期 (蘇)甫人乍(作)妃襄𧷽(媵)𦨗(盤)。
蘇甫人匜,殷周金文集成10205,西周晚期 (蘇)甫人乍(作)妃襄𧷽(媵)(匜)。
古陶文彙編9.50,戰國 襄城。
古陶文彙編9.32,戰國 襄□市。
古璽彙編3134,戰國 襄陰。
古璽彙編449,戰國 王襄。
戰國楚竹簡滙編·信陽長臺關一號楚墓竹簡第二組遣策26,戰國 青䋮之𥾵襄(囊)。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35,戰國至秦 别粲、穤(糯)之襄(釀),歲異積之,勿增積,以給客,到十月牒書數,上内[史]。 按: 用作“釀”。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襄安君之不歸哭也,王苦之。
漢印文字徵 襄賁右尉。
漢印文字徵 段襄。
漢印文字徵 鄧襄之印。
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 文則作頌,武襄獫狁。
高淯墓誌,北齊 封襄城郡王,邑三千户。
石經尚書,唐 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説文》:“襄, 漢令: 解衣耕謂之襄。从衣聲。 , 古文襄。” 形聲字。从衣聲, 本義當與衣有關。其構形, 從西周始, 一直外形内聲。戰國時, 聲旁“”訛省得與原貌全非, 頗似“羊”形, 《説文》小篆承續秦的寫法。漢代隸變,平直、連接筆畫過程中,形、聲都失去了象形性。
襄xiāng会意字,其外为“衣”。金文,“襄”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再盖土。故本义为解衣种地的农事劳动。小篆内部的结构也很复杂,本义也是脱去衣服到地里去干活。“汉令:解衣耕谓之襄。”(《说文》)因与“相”同音,可通假,有辅佐义。作声符生成字有: xiāng 镶(镶牙) 骧(马昂首奔驰貌) rang 阴平:嚷(嚷嚷) 阳平:禳(禳灾) 瓤(红瓤西瓜) 穰(丰收。“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贾谊《论积贮疏》) 瀼(《集韵》:“瀼,水名,在蜀。”) 蘘(蘘荷,草本植物) 上声:壤(天壤之别) 攘(攘外安内) 嚷(叫嚷) 去声:让(“讓”的简化字,让位) nang 阴平:囊(囊揣,虚弱貌) 囔(囔囔,小声说话) 阳平:囊(囊空如洗) 馕(一种烤制的面饼) 上声:曩(《尔雅·释言·疏》:“在今而道旣往,或曰曩。”) 攮(《说文》:“攮,推也。”) 去声:齉(鼻子不通气) 相关链接 由“襄”(xiāng)到“嚷”,声母是舌面音变舌尖后音r;由“嚷”到“囊”声母由r变为n,r与n同属舌尖音,只是后者气从鼻孔出,属邻近音。 220.趣談“襄”字襄,金文像給衣服上添加紋飾,因聲借爲幫助,襄理即助理。把一樣東西安進另一東西裏面,這就是“鑲”。
△襄xiāng17画 亠部 〈书〉 辅佐;帮助:~助|~办|共~义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