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73背,戰國至秦 辰,盜者男子,青赤色,爲人不轂(穀),要(腰)有疵,臧(藏)東南反(坂)下。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88,西漢 女子當磔若要(腰)斬者,棄市。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7,西漢 吏當: 毋憂當要(腰)斬,或曰不當論。
 居延新簡EPF22.201,西漢 獲教勑要領放毋狀,當并坐。叩頭死罪死罪,敢言之。
 漢印文字徵 要慶忌。
 漢印文字徵補遺 要恩。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撫育鰥寡。
 檀賓墓誌,北魏 若乃樂治齊歌,道産訝其能; 要囚感志,方明謝其巧。
 屈突通墓誌,唐 志協恬雅,心諧賞要。
 鄭忠墓碑,唐 至於王霸大略,馭人體要,守宰欽風,諮謀政術者,踵至於門矣。 《説文》: “要, 身中也。 象人要自臼之形。 从臼, 交省聲。 , 古文要。” 秦漢簡中的“要”與《説文》古文比較接近,可分析爲从臼从囟从女。舊多從許慎説, 謂“ ”象女子自約兩手於腰之形, “要”爲“腰”之初文。今觀早期出土文字,尚難以斷定許説必是。
要★常◎常
表意,金文、《说文》古文从女,上象两手叉腰之形,小篆象两手叉着腰的人形,隶定为“要”。本义读yāo,胯骨以上、肋骨以下的部位(是“腰”的本字),假借为邀请,由此引申为强求、胁迫、中途拦截等;又读yào,引申为主要或重要的部分、重要、简略、索取、希望得到、表示做某种事的意志、副词(将、将要)、连词(表示假设或选择,相当于“要是”或“要么”)等。 【辨析】 以“要”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yāo:腰。 要yào (金) (篆) 小篆为象形字,像两腿相交、两手叉腰的人。古有“要”无“腰”,为腰之初文。“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要”即“腰”。后被假借作副词与动词,另造一“腰”。以“要”作声符生成了: yāo 腰(腰肢) 崾(山名) 婹(弱也)
要 (yāo/yào)从𦥑,象人要自𦥑之形。此古“腰”字,後讀於笑切,乃加肉旁别之。古文作 ,楷由古文變之。 235.趣談“要”字要,古文像一女子雙手叉腰,借爲要害字,加肉返還。
要 篆yāo,yào[象形,女子雙手叉腰形。《説文》:“要,身中也。象人要自臼(jiù)之形。從臼,交省聲。” 要(篆文像人雙手叉腰,擬爲腰本字,因聲借爲“要”:1.yāo,要求,索取〈要脅〉;2.yào,主要内容〈摘要〉;希望〈想要看看他〉;需要〈去新街口乘車需要半小時〉。)] 《詩經·鄘風·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邀請我相會在上宫,淇水之上遙相送。) [西漢] 司馬遷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形勢雖強,要之以仁義爲本。”(中央的形勢雖然強大,但重要的還是以實行仁義爲根本。) 要(9画) ❶yāo ❷yào
  【提示】上面是覀,中间是两竖,不要错写成西。女,位于字或部件的下面时,宋体末笔的横与撇相接,撇笔上端不出头; 楷体末笔的横与撇相交,撇笔上端出头。 *要yāo9画 覀部 (1) 求: ~求。 (2) 强求;胁迫: ~挟。 (3) 〈书〉 通“邀”。 (4) 姓。 另见yào(466页)。
*要yào9画 覀部 (1) 重大;重要: ~闻|~点|~事|首~|交通~道。 (2) 重要的内容: 择~|纲~|概~|提~|简明扼~|~言不烦。 (3) 索取;想得到: ~债|~饭|他帮我~了一张音乐会入场券|我~一支笔。 (4) 想保留;想据为己有: 这东西他还~呢|请把不~的东西扔掉。 (5) 叫;让: 他~你马上出发|他~我在这里等他。 (6) 表示做某件事的意愿;想要: 他~学打球。 (7) 应该;须要: ~认真学习|大家~小心|~遵守交通规则。 (8) 需要: 这本书~十块钱|到学校~走半个小时。 (9) 将要: 天~亮了|他~开学了|天上乌云密布,好像~下雨了。 (10) 表示比较、估计: 他比你~瘦一点|那间屋子比这间~大得多。 (11) 连词。 1. 如果: 你~不着急,明天再讨论吧|你~不舒服,就别去了。 2. 【要么】表选择: ~就看电影,~就听音乐,赶快定下来。 另见yāo(4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