訇( )
  簋, 殷周金文集成3746,西周早期
  用乍(作)訇(詢)辛 𣪕(簋)。
 曶鼎,殷周金文集成2838,西周中期 非出五夫[則]訇(詢)。
 訇簋,殷周金文集成4321,西周晚期 王若曰:訇(詢),不(丕)顯文武受令, 𠟭(則)乃且(祖)奠周邦。

盤, 考古與文物2003年03期,西周晚期 龢(和)訇(詢)于政, (明)𨹷(棲)于德。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27,戰國 《吴(虞) (詩)》曰: “大明不出,萬勿(物) (皆)訇(暗)。 聖者不才(在),天下必壞。”
 秦印文字彙編 訇子。
 沈士公墓誌,唐 粤以二月辛酉朔九日歸窆於邙山之崗,禮也。士女佇眙,訇逵振郭。 《説文》: “訇, 騃言聲。 从言, 匀省聲。 漢中西城有訇鄉。 又讀若玄。 , 籀文不省。” “訇”之音、義較複雜。“訇”字金文中已見,即“詢”之初文(《集韻》則謂“訇”與 “ ”同)。 古籍中“訇”多用來形容大聲,《廣韻》呼宏切。許慎釋義 “騃言聲”,段玉裁據《韻會》改爲“駭言聲”。《文選·枚乘〈七發〉》: “訇隱匈磕,軋盤涌裔,原不可當。”劉良注: “訇隱、匈磕,皆大聲也。”唐代沈士公墓誌“訇逵振郭”以“訇”、“振”互言,亦與大聲相關。
訇 (hōng)虎横切。駭言聲。从言,匀省聲。 △訇hōng9画 勹部 (1) 形容大声:~然|~的一声。 (2) 【阿訇】 (ā —)我国伊斯兰教称主持清真寺教务和讲授经典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