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郎中鄭固碑,東漢
俯哭誰訴,印唬焉告。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
立廟桐柏,春秋宗奉,灾異告愬,水旱請求。
按: 字形與《説文》或體合。

弔比干文陽,北魏
訴淳風之淪覆兮,話蕭韶之湮滅。

檀賓墓誌,北魏
在郡半紀,訴病歸京。

盧行毅墓誌,唐
有子彦緒等,號穹永訴,勒石圖徽。

張侔墓誌,唐
撫棺誰訴,塊然未亡。

崔克讓妻張氏墓誌,唐
子女泣血號訴。

崔千里墓誌,唐
告訴無所,以其年冬十月廿日合祔于邙山北原,從先塋,禮也。

樊廉墓誌,唐
訴昊天而𠕀(罔)極, 切風樹而銜悲。

王景秀墓誌,唐
號訴於天,糜憒肝膽。
《説文》: “訴, 告也。 从言, 厈省聲。 《論語》 曰: ‘訴子路於季孫。’ , 訴或从言、 朔。 , 訴或从朔、 心。 ”
東漢郎中鄭固碑“俯哭誰訴,印唬焉告”,“訴”、“告”互文,正猶 《説文》 以“告”訓“訴”。
“厈省聲”, 當依小徐本作“㡿聲” (㡿, 从广屰聲)。 段玉裁曰: “凡从㡿之字隸變爲厈, 俗又譌斥。 ”今天楷體“斥”字的寫法是由“㡿”省簡訛變而來。 其變化軌跡可由文物材料中窺見, 大致爲: 㡿→→𢇛→厈→斥。 在東漢至唐的碑誌中, “訴”就有一些寫作“𧩔”、 “𧦡”、 “𧦓”等形。
睡虎地秦簡假“斥”爲“訴”。《語書》: “是以善斥(訴)事,喜爭書(署)。”
馬王堆漢墓帛書假“朔”爲 “訴”。《九主》: “是□□□昔撝□□施□伐□叴(仇)(讎), 民知之无所告朔(訴)。 ”

诉,

[言(説,意符)+斥(斥責,意符)→訴(《説文》:“訴,告也。從言,厈省聲。《論語》曰:‘訴子路于季孫。’,訴或从言朔。,訴或从朔心。”訴,向人敘述自己所受的痛苦〈訴説、哭訴〉,向法院控告某人對自己的侵犯〈起訴、上訴〉。也指把消息説給某人聽〈悄悄話告訴你〉。)]
[明] 吴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八回):“弟子無奈,只得投奔南海,見觀音訴苦。”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