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誕( ) 漢印文字徵 袁誕。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雖誕𢾭神武, 光被四海, 流風邁化,惠懷黎元而未遑治定之。
 徐義墓誌陽,晉 憮育群子,勳導孔明,教化猛於嚴父,恩覆誕於春陽。
 慈慶墓誌,北魏 侍護先帝於弱立之辰,保衛聖躬於載誕之日。
 姚伯多供養碑,北魏 芒芒太上,□□幽徹; 牧矣皇志,誕精云肩。
 王誦妻元貴妃墓誌,北魏 克誕淑德,懷兹具美; 如玉在荆,由珠居氾。
 元悌墓誌,北魏 惟岳降靈,誕兹淑令。
 王偃墓誌,東魏 爰始齠年,載誕克岐之性; 亦旣童冠,收名老成之譽。
 司馬遵業墓誌,北齊 偃曝道藝之場,縱横書劍之域,掩晨山之雄辯,折狙丘之誕説。
 張喬墓誌,隋 邁德何深,誕玆令望。
 段濟墓誌,隋 誕兹令哲,世稱奇士。
 劉寳及妻王氏墓誌,隋 誕兹神異,幼慧超明。
 苟君妻宋玉艷墓誌,隋 夫人含川靈之懿靜,誕清貞之淑貌。
 王世琛墓誌,隋 赫矣顯族,炳靈誕秀。
 黄羅漢墓誌,唐 君應靈載誕,生有竒質。
 李瓛墓誌,唐 情唯散誕,志契虚無,遂乃謝病歸桑,丘園翫性。
 韓傑墓誌,唐 三山之穴,無復易於鴛雛; 十德之門,固多誕於英傑。
 喬崇隱墓誌,唐 公誕受介祉,含和禀粹,天資純固,超然獨立。 《説文》: “誕, 詞誕也。 从言延聲。 , 籀文誕省正。 ” 誕,早期文獻常用作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實義。《尚書·大誥》: “肆朕誕以爾東征。” 《詩經·大雅·生民》: “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這種用法甲骨文及西周早期金文中已見,字寫作“𢓊”。 如康侯簋: “𢓊(誕)令康𥎦(侯)啚(鄙) (于)衛。”後世碑銘仿古,“誕”的這一用法仍可見到。 《説文》所録非此義,“譀、誇、誕”三字比序,均指大言。《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中庶子曰: ‘先生得無誕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 ” 降至中古,生育、出生成爲“誕”之常用義。這種變化在隋唐石刻中有反映。 隸楷“誕”之聲旁“延”,其異寫極爲繁複。 馬王堆漢墓帛書假“延”爲“誕”。《戰國縱横家書·蘇秦謂燕王章》: “信如尾星(生),乃不延(誕),不足而(以)益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