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 ) 秦印文字彙編 中精外誠。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28,西漢 符曰: 誠亡,詐自以爲未有名數……
 居延新簡EPT20.31,西漢 ……罰, 萌誠服恭所數絶書, 䓘過在萌。
 漢印文字徵 王誠邪。
 冀州從事馮君碑,東漢 篤誠孝弟。
 陳天寶造像記,北魏 庶藉兹誠,所患雲消,有願從必。
 竇泰墓誌,北齊 義動其誠,實參本□。
 郭休墓誌,隋 是非莫關於口,憘愠不形於色。乃能歸誠釋教,洞識苦空。
 石經周易,唐 忠信,所以進德也。脩辤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説文》: “誠,信也。从言成聲。” 楚簡假“成”爲“誠”。 郭店楚簡《成之聞之》: “戎(農)夫 (務)飤(食), 不 (强)耕, 糧弗足𢚝(矣); 士成(誠)言, 不行, 名弗得𢚝(矣)。 ”上博楚簡一《孔子詩論》: “成(誠)胃(謂)之也。” 《子羔》: “堯之得舜也,舜之惪(德)則成(誠)善 (歟)?”
誠诚, 金文; 篆chéng[言(意符)+成(聲符)→誠(《説文》:“誠,信也。從言,成聲。”誠,真心〈誠懇、誠樸、誠實、誠摯、忠誠、心悅誠服〉。實在,的確〈誠然、誠有此事〉。)] 《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是宇宙的自然法則;要做到誠,是做人的法則。) [西漢] 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於是齊國震懼,人人不敢飾非,務盡其誠。”(於是齊國上下驚恐,人人都不敢聞過飾非,而是全心全意恪盡忠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