誥( ) 何尊,殷周金文集成6014,西周早期 王𫌲(誥)宗(小子) (于)京室。 按: 从言从廾。
 應姚鬲,考古2003年03期,西周晚期 䧹(應)姚乍(作)弔(叔)𫌲(誥)父尊鬲。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28,戰國 《康𫌲(誥)》員(云): “敬明乃罰。”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5,戰國 《康𫌲(誥)》員(云): “敬明乃罰。”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誥(皓)誥(皓)作事,毋從我冬(終)始。
 元乂墓誌,北魏 夫任首三獨,禮均八命,自非外著九功,内含一德,俞往之誥,未見其人。
 段濟墓誌,隋 入承文誥,出牧光□。
 崔祐甫墓誌,唐 門望素崇,獨步華省,綸誥之地,次當入踐。
 石經尚書,唐 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奥義,其歸一揆。 《説文》: “誥, 告也。 从言告聲。 , 古文誥。 ” 金文、戰國楚文字“誥”从言从廾會意,雙手捧言,以示尊崇。後變爲形聲,“从言告聲”。 誥, 告也, 一般用於上級對下級, 長輩對晚輩。 西周何尊: “王𫌲(誥)宗(小子) (于)京室。 ”又可用來指君主對臣子的命令, 如隋代段濟墓誌:“入承文誥,出牧光□。”
誥 (gào)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