誶( ) 寡子卣,殷周金文集成5392,西周中期 烏虖(呼)。 𫌻帝家(以)寡子。
 古璽彙編5332,戰國 誶。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9,戰國 誶(祈)父之 (責)亦又(有)(以)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8,戰國至秦 數而贏、不備,直(值)百一十錢以到二百廿錢,誶官嗇夫。
 元楨墓誌,北魏 是使庶族歸仁,帝宗攸式,暨寶衡徒御,大誶群言,王應機響發,首契乾衷,遂乃寵彰司勲,賞延金石。 《説文》: “誶,讓也。从言卒聲。《國語》 曰: ‘誶申胥。’” 《廣雅·釋詁四》: “誶,諫也。”是亦責問、諷諫之義。 金文“誶”字本从衣聲作“𫌻”: “卒”是在“衣”基礎上加筆畫生成的分化字,仍因衣以爲聲。《説文》所引書證出於《國語·吴語 》,今本作“訊申胥”。典籍誶、訊多有混用,原因在於“卒”楷化後俗書作“卆”。北魏元楨墓誌“誶”字右旁即从卆,確與“訊”形近易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