諒( ) 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1,戰國至秦 毋治(笞)諒(掠)而得人請(情)爲上。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穰侯,咎(舅)也,功莫多焉,而諒(竟)逐之。
 漢印文字徵 諒福。
 北海相景君碑陰,東漢 惟故臣吏,慎終追遠,諒闇沈思。
 王紹墓誌,北魏 在漢汲黯公方,居晉亦衛玠雅暢,握篆疇輝,君諒兼之矣。
 王誦妻元貴妃墓誌,北魏 穆穆高宗,諒唯恭己; 灼灼圉王,令聞不已。
 蕭瑾墓誌,隋 公之此授,諒同斯舉。
 司馬寔墓誌,唐 公珪璋在躬,仁孝成性,天爵無假,地望有憑,諒具美於童年,實標奇於丱日。 《説文》: “諒,信也。从言京聲。” 因“諒”所从“京”亦可寫作“亰”,故出土材料中的“諒” ,恒見聲旁作“亰”者。諒,初義是“誠信,正直”。睡虎地秦簡《封診式》 “治諒”讀爲“笞掠”,《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 “而諒逐之”,“諒”借作“竟”。 戰國楚簡假“京”爲“諒”。上博楚簡五《三德》: “上帝弗京(諒),必復之以康。上帝弗京(諒),以祀不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