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豊(玨)豐(丰) 禮者,人道之極也
释义

豊(玨)豐(丰) 禮者,人道之極也

禮者,理也;禮者,履也,禮是理的付諸,當年周公制禮可能是對身邊許多無理的直接反應。“豊”把中華民族自伏羲以來最健全的思維方式鑄於其中,“禮”則是對它的敬重。豊、禮都是一種精緻,精緻到虔誠忱著、文脈充盈,忌諱傲慢,拒絕簡單的境地。
“革命”既然是暴動,“禮”自然就是他們腳下的一地雞毛。

殷墟、周原甲骨相繼面世,面對金文、小篆字形的比較,文字界進行了較長時間的討論,饒宗頤、孫海波、李孝定等多數堅持“豊”與“豐”原本一字,但白玉崢先生就有異議(見《甲骨文詁林》2785—2788頁)。
踏進古邦,文煙豐縷;
觸筆禮儀,蘭蕙薰蔚。


“豊”與“豐”,都是由“壴”組構起來的造字,故在釋“豊”、“豐”以前先得把“壴”再做幾句重復❶。
“壴”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本是“屮”與“豆”的結合體。“屮”是女陰,“豆”是男陽
❷,“壴”的表意應該是充漲起來的男根,故給“壴”賦音為“柱”。
“柱”一具豎起之意,二還是炎帝之孫,南方炎帝之祖名。炎帝之孫名柱兒,至今秦晉人給女兒找對象,仍稱“尋柱兒”,這是因為炎帝時代,在關中西部渭河兩岸,曾經發生過柱兒和姬羅一段愛情故事。
“壴”的出現及其賦音,是遠古時代祖先崇拜的產物,就像把“”(且)供奉起來頂禮膜拜。於是,許慎就釋:“陳樂立而上見也”,朱駿聲《通訓定聲》也釋:“為人所崇仰者皆曰壴,古以主為之”。
“壴”是豊、豐的骨骼。理解了“人所崇仰”的“壴”,對於理解“豊”與“豐”這兩個維妙的造字就容易得多了。
為了方便起間,我們先釋“豐”。
甲骨文的“豐”(,第一期字形),是給“壴”上放置兩個“”(亡)字的組字。
“豐”是甚麼?
《儀禮·鄉射禮》中有一段敘述,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司射適堂西,命弟子設豐。弟子奉豐昇,設於西楹之西,乃降。勝者之弟子洗觶,昇酌,南面坐奠於豐上……”
這裏不僅說明豐是放置酒具的盤子,而且敘述了酒文化中“罰酒”的一般過程。既然“豐”是放置酒具的盤子,為甚麼上鑲嵌兩個“亡”字呢?“亡”在甲骨文時代是有無之“無”的意思,《古經解鉤沉》有這樣一段交代:“豐,國名,其君坐酒亡國,戴杆以為戒”,這就把問題說清楚了。喔,原來豐國之君坐酒失國,鑲嵌二“亡”是為了警戒人君,還帶有某些懲罰的意味。
豐,殷墟卜辭用作:
(1)人名,“壬子婦豐示二屯。”
(2)地名,“王在豐貞。”
金文的豐(),與甲骨文“”無別。
小篆作“”,作者大概以附會為“亡”麥芒,故訛變成了兩個麥穗的形狀。
楷書的“豐”又將麥穗形狀改為兩個“丰”;“壴”的原形被斷成兩截。
“豐”的本意是古代放置酒具的托盤,《儀禮·公食大夫禮》:“飲酒實于觶,加于豐”,說的就是它的本意。從本意引伸有:
(1)富饒,《詩經·周頌·豐年》:“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
(2)茂盛,《詩經·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豐草。”
(3)充實,《戰國策·秦》一:“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4)盛大,《易經·豐》:“豐,大也。”
(5)國名,《竹書紀年》下:“(成王)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遂正百官,黜豐侯。”看來成王所黜之豐侯,並非上述“其君坐酒亡國”之國,可能另有他指。
(6)地名,豐縣,屬今江蘇轄;豐臺,在今北京市。
(7)都邑,《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既伐於崇,作邑於豐。”豐在今西安市灃東區。
“豐”還孳乳了以下漢字:
“豐”、酆(邑)、灃(水)本為一字。隨著“豐”的意域擴大,意寓延伸,為了表意上的準確無誤,分別增加“邑”和“水”的形符。這就是漢字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繁化的內在規律,並非像有些人所說的“簡化是漢字發展的規律”。
酆,周文王、周武王在“豐”的都邑,故址在今西安市灃東區灃水東西兩岸。
灃,水名,出自西安終南山峪。灃水之西為灃京,文王都邑;灃水之東為鎬京,武王都邑。
豔(艷):從盍(色)。盍有覆蓋之意。“豐”可覆壓世俗的華麗、光彩、美好。晉·張協《七命》詩句:“流綺星連,浮彩豔發。”
《說文》:“豐,豆之豐滿者也。從豆,象形。”釋義說得過去,析形有誤。
在這裏有必要再連綴一個古字“丰”。
“丰”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丰”(ㄈㄥ)《說文》釋:“草盛丰丰也。從生上下達也。”許慎與其說“草盛丰丰也”,不如說“樹木丰丰也”,因為“丰”是表意樹木的。我國春秋以前的墓葬原則是“不封不樹”,就是說既不封成土堆,也不在土堆上栽植樹木,以樹立標誌,其實這個“封”就是樹立的“樹”,從甲骨文到小篆都是一棵樹木的造字,許慎說“從生上下達也”是對的。
我們現在所謂的“封建”,就是西周初期的“封土建邦”,而“邦”(金文作“”)就是周天子樹起之邑,或者說是諸侯拿上“丰”去建立自己的邦邑。再深一點說,諸侯(“夂”腳)一旦踏上這個“丰”,便可“逢”兇化吉,登“峰”造極,和“鋒”芒畢露了。
楷書的“丰”,也有字理:它是由四個陽爻穿插組構而成,或者說是“ㄧ”(時間符號)對“☰”(乾)的三通,這都是對人生命力的張揚。
“丰”的本意是樹的形象的樹立,引伸有:
(1)體態豐滿,《詩經·鄭風·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
(2)風度神采,清·江藩《漢學師承記朱筠》:“天下士仰慕丰采,望風景附。”
(3)姿態美好,《太平廣記·紀聞》:“有貴主,年二十餘,丰姿絕世。”
(4)雍容華麗,南朝·謝靈運詩句:“解作竟何感,升長皆丰容。”(《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
(5)豐盛茂密,漢·司馬相如《長門賦》:“羅丰茸之遊樹兮,離樓梧而相撐。”
概而言之,“豐”是植物自然生命的茂盛;“丰”是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旺盛,“豐”和“丰”原則上說是有區別的。但是,如今“丰”作“豐”的簡化體也不是不可以的,而“沣”、“艳”都改過來了,就是這個“酆”一改就變成“邦”了,這是“系統”出了問題,牽一髮動全身,怎一個“規範”了得!
“豊”自丰、豐中孕育,從人類進化中走來,也是人性升華的反映。
現在釋“豊”。
在釋“豊”之前,先將荀子《禮論篇》中的一段論述抄錄如下,對我們進一步理解“禮”字的出現及其基本含意或許是有幫助的: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争,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儀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故禮者,養也。
“豊”是“壴”與“玉”的造字。
“豊”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省了一豎畫“壴”形斷裂)。上面無論兩橫或三橫,都是“玉”的表意;而“玨”是合在一起兩玉的表意。“壴”頭上加“玨”為會意字。
玨(ㄐㄩㄝ)仍是坤卦符號“☷”的加畫處理,是兩塊玉的表意。“壴”和“玨”的組合,不僅是玉的多有、置放,更有意思的是兩塊玉相互的碰撞可以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因此發聲的樂器如琴瑟、琵琶之類也由它組字,以體現音的純正、悠揚、雅致。這就為“豊”質的表意埋有伏筆。
楷書“豊”的字體,是對小篆斷筆的連接,不僅玉、壴相離,而且“玨”的形狀也顯得模糊並訛作“曲”。
為甚麼“壴”上加“玨”就是“豊”?
讓我們用理性的思維去撫摸吧。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玉的闡釋有如下一段敘述:
“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鋭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他說玉像人一樣具有五種美德:溫潤光澤似仁,從外知裏似義,其聲清揚似智,甯折不撓似勇,有棱角而不鋒利,易於接近的人格內涵和人格力量。
考古發現華夏民族利用玉的價值至少也有九千年的歷史了。最早是在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墓葬中,一個人頭骨頸下有一塊硬幣大小的綠松石。綠松石是一種美玉,遠古時代是作為溝通天地鬼神的禮器、法器,後來還成為人的美德的象徵。崇尚美玉是人性的追求。
前面說“豐”時已經說過,“壴”是祖先崇拜的物化,是人所崇仰的神聖,“壴”上加“玨”,請讀者朋友猜猜,“豊”應該是甚麼?
“豊”是人類自有文明以來,人文精神的延襲,人性傳承的歷練,人格賦稟的體範。概而言之,“豊”是中華民族人文,人性,人格凝聚的物理象徵。
“豊”是漢字的,更是民族的。“豊”就是中華民族為自己大寫的一個“人”字,它占據了巨大的空間體量。把漢字的創造融溶於藝術,把漢字字形融溶於美學,幾千年的歲月也就化為人格性的結構了,因此:
澧,從水。“豊水”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永不乾涸的人文之江河,《列子·湯問篇》也有“甘露降,澧泉涌”之說。
鱧,從魚。 “豊魚”是中華民族享有的海闊天空,取之不竭,用之有餘,滋養肌膚,英毓精神的文化佳饈,《詩經·小雅·魚麗》:“魚麗於罶,魴,鱧。”
醴,從酉。“豊酒”是中華民族世代為之酣暢淋漓,為之陶醉的甘醇濁醪,《詩經·小雅·吉日》:“以御賓客,且以酌醴。”醴泉,因泉而醴的唐置縣名,今被改為“礼泉”,於是該縣政要便可堂而皇之地自詡:礼出於斯。
“豊”是民族骨子裏傳承的敬物,自然要發乎情而止於“體”,自然要發乎情而止於“禮”。
體,從骨。“豊”要用身心去承載,故加骨。“豊骨”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毓秀魂魄,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大廈的享有和支撐,又是中華民族溶化在血液中的那種人格氣象。幾千年來,無論是國體,政體,民體,團體,個體這個“豊”是入了骨的,是须臾不能丢掉的。
禮,從示。“示豊”就是示卑而敬人。示卑而敬人,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上的儀式再現;是文化傳承生活化了的文化義向;是人之為人的最高境界;是民族神龕裏必須膜拜的尊位;是你我無處不有的偉岸形象之所在。《易經·繫辭上》:“禮言恭,謙者也,致恭以存其位者也”。禮,中國文化傳統的最為基本的內容。用現代人表述的方式就是“文明”、“秩序”、“和諧”。禮,不在書齋,而在庶世。
《說文》:“豊,行禮之器也。從豆,象形。”許慎從析形到釋意都是錯誤的。其實“豊”不從豆,他是按小篆形體所做的誤析;它也不是甚麼“行禮之器”,“禮器”是青銅祭器的總稱,但不是具體祭器的名稱,歷代的青銅祭器中有鼎、鬲、簋、盤、盂等,沒有一件稱豊的。
大概由於“體”筆畫繁多,被“文改”拉出了一個人伕的“体”做“體”的替換。先不說對“體”文化含帶的消弭,僅就“体”的含意來説也有些煞其風景。
体(ㄅㄣ)的本意為粗劣,在古代是專指抬棺材的人伕,《資治通鑑》二五二就有記載,唐咸通十二年:“葬文懿公主……賜酒百斛,餅餤四十橐駝,以飼体夫。”有人會說“人本”不就是人的身體嗎?這是“体伕”的自問自答。
禮,被簡化為“礼”,簡是簡單了,但是文字是社會人文的反映,相信社會的發展絕不會越來越簡單,而恰恰是它的相反。“簡化”減掉了“禮”的那虔誠而充滿的忱著,堅定而充盈的文脈。
禮者,理也;禮者,履也,禮是理的付諸,當年周公制禮可能是對身邊許多無理的直接反應。“豊”把中華民族自伏羲以來最健全的思維方式鑄於其中,“禮”則是對它的敬重。豊、禮都是一種精緻,精緻到虔誠忱著、文脈充盈,忌諱傲慢,拒絕簡單的境地。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老先生是說,作為人如果不仁義了,是與“禮”沾不上邊的;人如果不仁義了,也與“樂”掛不上鉤的。“革命”既然是暴動,“禮”自然就是他們腳下的一地雞毛。
荀子曰:禮者,人道之極也。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