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 馬王堆漢墓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西漢 出於踝前,枝於骨間,上貫膝外兼(廉),出於股外兼(廉),出脅。
漢印文字徵 貫宰。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父琫,少貫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慈慶墓誌,北魏 尼之素行,爰協上下,秉是純心,彌貫終始。
竇泰墓誌,北齊 氣厲風霜,精貫金石。
伍道進墓誌,隋 理貫神明而盛業洪勲。 《説文》: “貫,錢貝之貫。从毌、貝。”
貫(guàn)錢貝之貫。从毌、貝。 【按】毌,音guàn,《説文》“穿物持之也”,即貫穿。“錢貝之貫”,貫穿錢貝,後來指錢串子。 貫贯,金文;篆guàn[毌(貫本字,聲意符)+貝(幣,意符)→貫(《説文》:“貫,錢貝之貫。從毌貝。”貫,舊時穿錢的繩子,也指用錢串繩穿錢,每一千個錢,稱爲一貫。比喻爲連貫,貫通〈一貫如此〉。)] 《詩經·齊風·猗嗟》:“射則貫兮!”(箭箭穿靶心!) [春秋] 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貫瀆鬼神(慣于亵渎xièdú鬼神,對鬼神不恭敬)。” 《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孔子説:“曾參呀!我的學説是用一個根本的道理貫穿於始終的。) [西漢] 司馬遷《史記·樂書》:“樂統同,禮别異,禮樂之説。貫乎人情矣。”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三回):“那榜上明明寫著賞一萬貫捉宋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