賸( ) 龏妊甗,殷周金文集成877,西周晚期 龏 (妊)𧷽(媵) (甗)。
 革同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039,西周晚期 革同乍(作)季劦 𧷽(媵)𣪕(簋)。
 輔伯 父鼎, 殷周金文集成2546,西周晚期 輔白(伯) 父乍(作)豐孟㜏(妘) (媵)鼎。
 鄧公簋,近出殷周金文集録458,西周晚期
(鄧)公乍(作)䧹(應) (嫚)𣬈𧷽(媵)𣪕(簋)。
 𫑩伯受簠, 殷周金文集成4599,春秋 乍(作)其元妹弔(叔)嬴爲心𧷽(媵)𩝃 (䀇)。
 取膚匜,殷周金文集成10253,春秋 用𧷽(媵)之麗𡛰。
 曾侯乙墓138,戰國 一真吴甲,繏賸(縢)。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170,戰國至秦 妻賸(媵)臣妾衣器當收不當。 《説文》: “賸,物相增加也。从貝朕聲。一曰送也,副也。” 與《説文》釋爲“送也”的“㑞”字是一對同源字。其源當是毛公鼎的 ,象雙手持物與人,即“送”字所从。“物相增加”和“送”兩個意義其實是相通的。金文中常表示給女子的媵器,與“媵”字用法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