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秦封君以陶,假君天下數年矣。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19,西漢
莭(即)追外蠻夷盜,以假之,事已輒收臧(藏)。

漢印文字徵
司馬軍假。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孝武皇帝修封禪之禮,恩登假之道,巡省五嶽,禋祀豐備。

北海相景君碑陽,東漢
遵考孝謁,假階司農。

史晨後碑,東漢
假夫子冢顔母開舍及魯公冢守吏凡四人。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聖上珍操,璽符追假。

三老掾趙寬碑,東漢
自上邽别徙破羌,爲護羌校尉假司馬。

寇憑墓誌,北魏
假節龍驤將軍幽郢二州使君威公之第七子。

寇慰墓誌,北魏
假節龍驤將軍幽郢二州刺史威公之第五子也。

元恭墓誌,北魏
假征南將軍。

元懷墓誌,北魏
追崇使持節假黄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領太尉公侍中,王如故。

元文墓誌,北魏
獻文皇帝之曾孫,文穆皇帝之孫,侍中太師,大司馬太尉公,假黄鉞陳留王之第三子。

元襲墓誌,北魏
不假色於朱藍,寧資深於羽括。

元澄妃馮令華墓誌,東魏
魏上宰侍中司徒公領尚書令太傅領太尉公假黄鉞九錫任城文宣王文竫太妃墓誌銘。

竇泰妻婁黑女墓誌,北齊
含柔履度之迹,事非因假。

崔廷妻鄭氏墓誌,唐
遂假旌旄。

苗弘本墓誌,唐
丞相或假借欲蓋其事,公固爭。
《説文》: “假,非真也。从人叚聲。一曰至也。《虞書》曰: ‘假于上下。’”
漢簡假“賈”爲“假”。張家山漢簡《引書》: “苦兩手少氣,舉之不鉁(鈞),指端湍湍善畀(痺),賈(假)縛兩肘於兩脅,而力揮之,朝、日中、夜半皆爲千,旬而已。”
楚簡假“”爲“假”: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42,戰國
(萃): 王(假)于(廟), 利見大人, 卿(亨),利貞。用大牲,利又(有)(攸)(往)。

叚★异◎异★常◎常


形声,金文从(biào),石声,指两手相付、给予。小篆1字形稍变,隶定为“叚”,是“假”的本字。小篆2从人,叚声,隶定为“假”。本义读jiǎ,借,引申为凭借、虚假、不真实、假设、设想或推断等;又读jià,假借为休假、假期。《异体字表》以“叚”为异体字。
【辨析】
❶“叚”与“假”不是等义异体字。“叚”用于姓氏时读xiá,不改为“假”。
❷以“叚”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iɑ,但声调和声母不同。jiǎ:假、瘕∣jià:假∣jiā:葭∣xiá:暇、霞、瑕、遐。
❸假/伪 表示不真实的意思,上古用“伪”;到了汉代才开始用“假”,沿用至今。现代汉语中,“伪”不单用。

金文;jiǎ

[亻(人,意符)+叚(聲符)→假(《説文》:“假,非真也。從人,叚聲。一曰:至也。《虞書》曰:“假于上下。”假,借用,引申爲不真,人爲是“偽”,偽即假。口語有“借句話説”,也可説成“假如怎麼樣”。)]
[春秋] 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廢乎?”(老天給的歲月,得以除害,老天的設置,怎麼能够廢除呢?)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上書‘太虛幻境’四個大字,兩邊一副對聯,乃是:‘假作真時真也假,無爲有處有還無。’”

(11画)
❶jiǎ
❷jià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读jiǎ、表 “借” 的意思 (如假道、假借) 时,“假” 的异体是 “叚”; 表其他义时,“假” 没有异体。右边是叚, 不要错写成段。

*1〔叚〕jiǎ

11画 人部 借: ~借|~道|久~不归。


*2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 ~像|~发|~小子|虚情~意|这酒是~的。
(2) 姑且认定;设想或推断: ~设|~说|~定。
(3) 伪托;冒充: ~冒。
(4) 虚假的或质量差的东西: 打~|搀~。
(5) 连词。如果: ~如|~使。
 另见jià(180页);“叚”另见xiá(431页)。


*jià

11画 人部 按规定或经批准暂不学习、工作的时间: 暑~|婚~|病~|放~。
 另见jiǎ(179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