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贰 青铜铭文:表现强权尊位的文字
释义

贰 青铜铭文:表现强权尊位的文字

金文,是指先秦刻铸在各种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人称铜为金,固得此名,实为青铜器铭文的省称。古代以祭祀为吉礼,把祭祀用铜器称为吉金,故又叫吉金文字。正因为青铜器是祭祀之器,所以青铜器铭文也是用以表现强权尊位的文字。青铜器中,乐器以钟最多,礼器以鼎最多,一般用钟鼎代表古代青铜器,故又称钟鼎文。古代青铜器中,礼器总称为彝,不知名的青铜器过去也泛称彝,故也称彝器文字或钟鼎彝器铭文。金文通常先用毛笔写好,再刻在模子上铸出来,战国时代有少数直接刻在器上,其中凹下去者称为阴文,也称作款,款是空的意思; 而凸起来者称作阳文,也称为识,识是标志的意思。合称款识,有人以之来称金文,如清代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书名中此词,即如此。
我国至迟在夏代已开始铸造和使用青铜器。《史记·孝武本纪》早有记载: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20世纪70年代末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王城岗豫西龙山中晚期文化遗址考古出土一件青铜残片,该遗址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其时代相当于夏朝早期,那么这件中原地区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器残片和古籍记载一起表明,夏代早期确已开始铸造和使用青铜器了。
至今刻铸有铭文的先秦青铜器,据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开发的 《商周金文数字化处理系统》 的统计,已有青铜器铭文13320篇,其中殷商金文共4450器,西周金文共4889器,春秋金文共995器,战国金文1257器,另有640器待考证。文献总字数124800字,使用的单字达5834个。[2]
宋代有人作过夏代彝铭的著录,今人多不以为然,认为尚无夏代金文传世。现代作家骆宾基曾著 《金文新考》,把金文之始上推到炎黄五帝时代,认定了一大批以前出土的青铜器为夏以前之物,考证整理出一批所谓 “五帝时代金文”和 “唐虞时代金文”,其说新颖,但多仅从字形出发,望形生义,故难以成立,还有待考古新材料的进一步证实。但从考古角度说,甲骨文与铜器铭文都是在商代中期,也就是盘庚迁殷以后出现的,但甲骨文从殷商灭亡以后就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前后历时300多年。而金文则在西周时期达到高潮,并历久不衰,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甚至在秦朝以后,以至于今天,铜器铭文还在人们生活中出现。仅就人们一般所说的殷商金文而论,时间跨度也近千年。
商代金文,字形和字体与甲骨文近似,只是比甲骨文的象形程度更高,笔形较甲骨文圆润肥厚,有些字为实笔,更接近于原始文字。(见图2—41)
商代金文铭辞简单,每器字数从一二字到十余字者常见,至殷商晚期帝乙、帝辛时期才开始出现三四十字的较长铭文。一器一字的铭文,多为族徽文字,它们来源于图腾崇拜,原先并不用于纪事,因而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的形态,具有浓厚的图画意味。成句成段的铭文,则是族徽文字以外的一般金文,它们不像族徽文字那样刻画细微,繁琐复杂,而是比较庄严规范。


图2—41


西周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继承和发展。西周金文冲出了殷商文字 “事鬼神”的范畴,转而向礼乐教化的方向发展,如训诰、册命、追孝、律令、乐律……等复杂的铭辞内容,极大地增加了铭文的数量,于是出现了字数多达497字 《毛公鼎》之类空前绝后的鸿篇巨制。
春秋金文,多铸刻在列国诸侯的器物上。在中期以前与西周金文没有太显著的区别。春秋中后期,诸国金文普遍出现长条化和整齐化的趋势,另外还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后者比较突出地反映在江淮流域的吴楚诸国金文常常具有浓厚的装饰美术化倾向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鸟书盛行。所谓鸟书,就是在美术化的文字中改造原有的笔画使之成为鸟的形象,或在原有的文字上另加鸟的形象。江淮一带曾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淮夷的活动区域,这一带出现的鸟书文字可能是鸟图腾崇拜的孑遗 (见图2—42)。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所有这些内容的记录,铭刻在作为庙堂宝器的青铜礼器上,因此,这些青铜器铭文大都与祭祀活动有关。祭祀是古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因此,每一件青铜器都有其不同寻常的来历,或是因为器主为朝廷立了大功,受到国君赏赐; 或是器主继承先人爵位受到国君的册封; 或是器主打了胜仗缴获了大量青铜器兵器等等,于是铸造了一个青铜器以纪念自己的荣耀,作为突出自己,用以宣传自己或家族的荣誉和地位以告祭先人和神灵的神圣祭器。


图2—42 䜌书缶 (春秋)


祭器上的文字,是向神灵报告自己的荣耀、体现强权尊位的文字,具有纪念价值,所以刻写者也较用心,比较起甲骨文,金文就像是装饰体。依据出土的铜器文字研究,周朝金文分为三期: 前期是武王、成王、康王时期,此时的铜器上金文文字不多,而字势阔大,笔力宏健。中期是昭王、穆王时期,此时的器物较少,金文亦无大变化,跟前期比较起来,字势相近,但不如其雄健的风格。后期金文,已逐渐看不到肥体,字体紧密而又疏落,字形方阔,极为优美 (见图2—43)。
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是,有资格与青铜器打交道的人,决不会是普通老百姓,甚至也不会是统治阶层中的下层人物,只有国王、贵族、大官僚们才有机会铸造、拥有或者处置青铜器。象征权力地位的 “重器”如果可以任人频繁的制造,又如何体现其非同寻常的价值?所以,青铜器上的文字,能够掌握的人数也不会很多。文字的使用,也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特权。


图2—43 错金铜舟节上的文字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