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贵毋 被金钱所累的灵魂 |
释义 | 贵毋 被金钱所累的灵魂“贵”与世间其它事情一样,一旦与代表财货的“贝”结合在一起就变了道。由于下有“贝”来垫底,“臾”(男性自慰)就开始走邪,你说他什么乱伦丧德、伤风败俗的事儿干不出来呢! 贵的原始之意是成年男子炫耀自己的阳具,或为男性自慰,并以此为贵。《说文》: “贵,物不贱也,从贝臾声。”许慎不仅没有触及贵字的根本,而且错把形符当声符。其实“臾”为“慰”之初字,在这里“贝”才是声符。“贵”后来有人解释为抬土的筐子,于是就把“贵”的原有文化蕴意送入土中,筑进历史的固堤。人类的文明时代开始以后,“贵”字的原有之意就慢慢冷却,或被人有意隐匿,并且对“贵”还出现有压抑、贬斥之意。这只能从“贵”所组构的许多汉字中看出一些端倪: 隤: 如果“贵”向四方(阜)蔓延,不予以阻拦,那将伤风败俗,世风日下,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溃: 如果“贵”长此以往,道德之堤,将溃于一旦; 殨: “歹”为灾祸意,“贵”可如疮,溃烂遭殃; 愦: “贵”不受“心”的驱使,表现出的必然是昏乱糊涂; 匮: “贵”被“匚”所抑; 遗: 金文从“彳”从“贵”,彳为动作的标意字符,男性自慰“遗”是目的。因“遗”有使物种遗存、延续的缘故,才以 “贵” 组字。 聩“贵”的弊端说过多遍,长着耳朵不听,等于“聋”。 馈: 从食,是一种难于消化的食物,吃得不合适,吃了也得吐出来。 蒉、篑、繢: 用手编造的并不那么贵重的物件。 穨: 古颓字,颓废、颓靡、颓丧、颓唐、颓风败俗等都是“贵”字惹的祸。 甲骨文时 “母”、“毋” 一字,殷卜中除用作上辈女性亲长外,也用于否定词,“戊毋其雨,壬毋其雨”,是说戊时和壬时不会下雨。金文时“母”、“毋” 始分,金文的 “毋” 是在一个 “女” 内画了一个大叉,或为在形状相似女阴上画了个“×”。小篆的“毋”是在女字的中心部位增加了一横,楷书沿袭小篆将一横变作一撇。无论是叉、是横、是撇,这些都是文明时代的醒示牌、休止符、惊叹号。对于毋,许慎的解释较为彻底: “止之词也。从女一。女有奸之者,一禁止之,令勿奸也。” 就是说禁止奸母。与母通奸,在文明时代被认为是乱伦行为,是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许的。《公羊传·桓公六年》: 律文“立子奸母,见乃得杀之也”,可见古人对奸母也是深恶痛绝的。其实,律文所说的 “立子奸母”不仅只包括生母,这里的母主要还是指与母同辈的非生母,特别是封建道德和法律是保护有权有势者的众多妻妾和帝王嫔妃的。史载秦始皇的母亲与吕不韦舍人通奸,他掌权以后使这位舍人身首分家,其原因是所奸之母乃太后国母。后世文人趋附权贵,为这位乱伦丧德的舍人专门起名造字曰“嫪毐”。 嫪是贪婪、 留恋之意; 毐,从士从毋,“士”为男性性器,士毋者,奸母之谓也。 许慎对“毐”的解释是“人无行也”, 其含意与嫪毐其名的含意是一致的。“嫪毐”嵌入某种语言链条,是一句詈骂的段子,这无疑是得典于秦始皇来路的那一节文化底蕴。
在人类的幼年,曾经有过一段野蛮时期,其婚姻状态是群婚乱淫。但出现“贵”意的时代无疑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初期,炫耀生殖器的目的是引得异性的注意与繁衍后代,使得本氏族的人丁兴旺。无论出于社会的、自然的需要,还是出于心理的、生理的驱使,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贵”与世间其它事情一样,一旦与代表财货的“贝”结合在一起就变了道。“贵”就被财富所累,灵魂也被金钱扭曲,人性中隐匿着的劣性就有可能重现。由于“臾”(男性自慰)下有“贝”来垫底,“贵”就开始走邪,你说他狗吃牛粪——不分大小,也不分远近,什么乱伦丧德、伤风败俗的事儿干不出来呢!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