崚崚
1 重叠貌;突兀貌。
南朝 梁 江淹《赤虹赋》:「水学金波,石似琼岸。错龟鳞之崚崚,绕蛟色之漫漫。」 明 袁宗道《信阳道中即事》诗:「桥上山崚崚,桥边石齿齿。」 明 许潮《武陵春》:「只见碧崚崚怪石撑空,翠阴阴古林蔽日。」 2 形容人品刚正不屈。
明 王世懋《艺圃撷余》:「其後气骨崚崚,差堪旗鼓中原者,仅一郑善夫耳。」 清 姚莹《论诗绝句》之四六:「蓉川风气肇吾乡,骨鲠崚崚屡奏章。」 3 形容人体瘦削。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一章:「卢嘉川站在门边,静静地看着余永泽那瘦骨崚崚的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