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大盂鼎,殷周金文集成2837,西周早期
(聞)殷述(墜)令。

史述作父乙簋,殷周金文集成3646,西周早期
史述乍(作)父乙寶𣪕(簋)。

𧻷盂, 殷周金文集成10321, 西周中期
(𧻷)事于述土。

中山王方壺,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述(遂)定君臣之(位)。

魚鼎匕,殷周金文集成980,戰國
述王魚

古璽彙編333,戰國
□門述。

古璽彙編2629,戰國
行述。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彭祖6,戰國
□□之𢘓(謀)不可行, 述(怵)惕之心不可長。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130正,戰國至秦
直述(術)吉,從道右吉,從左吝。

張家山漢簡·算數書148,西漢
囷蓋……乘之之述(術)曰: 直(置)如其周令相乘也,有(又)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

肥致碑,東漢
謹立斯石,以暢虔恭,表述前列,啟勸僮蒙。
按: 漢魏碑刻所从术聲,時或省寫一點。

太尉楊震碑,東漢
故敢慕奚斯之追述,樹玄石於墳道。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前哲遺芳,有功不書,後無述焉,於是刊石豎表,銘勒萬載。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故夫洪烈之美,可述而不可及;䂓模之格, 可行而不可階。

南鄉太守郛休碑陰,晉
故吏陰張述,字□國。

慈慶墓誌,北魏
泉幽閟景,隴首棲風,揚名述始,勒石追終。

元秀墓誌,北魏
述遵典誥,儒訓是膺,艷辭泉湧,藻翰雲蒸。

元光基墓誌,東魏
敬鎸幽石,式述音焉。

張景略墓誌,隋
將相蟬聯,備諸圖史,其可伊述。

張安墓誌,唐
嗣子景恂、令恂,痛風枝而泣血,懼谷徙而鎸金,敬述德音,用存千古。
《説文》:“述, 循也。 从辵术聲。 , 籀文从秫。”
“述”、“循”韻部對轉,“述”本義爲 “循”。《禮記·中庸》: “父作之,子述之。”睡虎地秦簡 《日書甲種》 “直述吉”,有人認爲是 “循直道而行則吉”之意。由 “遵循”義引申而指 “闡述前人之説”,《論語·述而》:“述而不作。”繼而發展出一般的“陳述”義。
出土文獻屢屢借用爲 “墜”和 “遂”,而上博楚簡三 《彭祖》 “述惕之心不可長”則借爲“怵”, 上博楚簡六 《孔子見季𧻚子》 “求其述多方”又借爲 “術”。

★常◎常


shù形声,从辵,术声,本义为遵循,引申为阐述前人的见解、陈述、记述等。
【辨析】
❶述/叙/陈/说 这四个字都表示叙述、向人说话义,是同义词,但有微别:“述”指述说出现过的事、说过的话,侧重于遵循陈迹;“叙”指叙说事情的原委,侧重于先后次第;“陈”指陈述事实,侧重于一一罗列;“说”指解说道理或自己的看法、主张,讲述事情的经过,侧重于解释,使人相信。
❷述/術(术)/遂/隧 见565页“术”。

shù

【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辵,术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
【释义】《说文》:“循也。”本义是遵循。引申为记述,叙述,又指阐述前人成说。[述而不作]即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作”与“述”代表了中国传统学术上的两种境界。“作”是创新,《世本》有《作》篇,记述的如“蚩尤作兵”、“仓颉作书”等都是指创造发明。“述”是继承延续,在前人的基础上补充生发。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ful part is辵(chuò,walk).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术(shù).
【original meaning】Abiding by something.It is extended to mean describing and narrating.

金文;shù

[辶(辵,意符)+朮(聲符)→述《説文》:“述,循也。從辵,朮聲。”述,講話,陳説〈敘述、述評、描述、論述、綜述、述職、述而不作〉;修纂〈著述〉。)]
《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xùn tì),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爲賊。’”(孔子説:“你〈原壤〉小時候不懂禮節,長大了又無貢獻,老了還不死,成了害人精。”)

shù

(8画)

【提示】术和辶的末笔均是捺,为避重捺,术的末笔捺改点。辶,3画,上面一点; 旧字形4画,上面两点。辶的第二笔,宋体是横折,楷体是横折折撇。

*shù

8画 辶部 
(1) 〈书〉 遵循;依照: ~遵先世。
(2) 陈说: 陈~|叙~|阐~|略~一二。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