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离
1 《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於四方。」 孔颖达疏:「明两作离者,离爲日,日爲明。今有上下二体,故云明两作离也。」後因以「明离」指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昭明太子县明离之极照,履得一之休徵。」 2 指光明照耀。
唐 柳宗元《天爵论》:「明离爲天之用,恒久爲天之道,举斯二者,人伦之要尽是焉。」 3 指太子。
南朝 梁简文帝《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臣以不肖,妄作明离。」 唐徐九皋《咏史》:「圣主称三杰,明离保四贤。」参见「明两」。 4 帐名。
旧题汉 郭宪《洞冥记》卷四:「帝所幸宫人名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伤痕也……置丽娟於明离之帐,恐尘垢污其体也。」 南朝 齐 谢朓《酬德赋》:「翳明离以上宾,属传体於纤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