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柰 nài ㄋㄞˋ 《广韵》奴带切,去泰,泥。 9画 木部5画 示部4画 统一码:67F0 大五码:CF55 国标扩:E8CD
1 果树名。与「林檎」同类。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柰》:「柰与林檎,一类二种也。树、实皆似林檎而大,西土最多,可栽可压。有白、赤、青三色。白者爲素柰;赤者爲丹柰,亦曰朱柰;青者爲绿柰。皆夏熟。凉州有冬柰,冬熟,子带碧色。」 2 指柰树的果实。
晋 左思《蜀都赋》:「朱樱春熟,素柰夏成。」 唐 杜甫《竖子至》诗:「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 明 汤显祖《牡丹亭・道觋》:「奉香供果珍李柰,把斋素也是菜重芥姜。」参见「柰园」。 3 茉莉;茉莉花。
宋 宋庠《庄献太后挽词》:「灾生织女柰,魂断濯龙车。」参见「柰花」。 4 同「奈」。犹对付。
《淮南子・兵略训》:「爲鱼鳖者,则可以网罟取也;爲鸿鹄者,则可以矰缴加也;唯无形者,无可柰也。」一本作「奈」。 汉 扬雄《太仆箴》:「惟虐惟杀,人莫予柰。」 宋 黄庭坚《和文潜舟中所题》:「谁柰离愁得,村醪或可尊。」 5 同「奈」。怎麽,怎样。常与「何」呼应,表示「拿他怎麽办」。
《国语・晋语二》:「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柰吾君何?」一本作「奈」。 《史记・酷吏列传》:「陛下纵自轻,柰宗庙太后何?」 《後汉书・吴佑传》:「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柰先君何?」 6 同「奈」。无奈。表示没有办法。
唐 皮日休《九讽系述・正俗》:「羌灵修之乃吾知兮,先职我而爲辅;柰其臣之狺狺兮,不知吾之所抚。」 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二:「虽然三个耳,其柰不成聪。」 明徐渭《十白赋・鹦鹉》:「柰此绦笼,将飞复坠。」 7 通「耐」。
宋 欧阳修《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诗:「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柰东风吹。」 元 曹之谦《风雪障面图》诗:「弊裘羸马柰寒子,便面障风何所之。」 8 姓。明有柰亨。见《续通志・氏族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