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20510,殷
𦎫受又。

甲骨文合集31793,殷
貞……

九年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1,西周中期
(㺎)皮二。

梁其鐘,殷周金文集成187,西周晚期
繛(綽)(綰)通录(禄)。

頌簋,殷周金文集成2827,西周晚期
𣄨(祈)匄康屯(純)右(祐)(通)录(禄)永令(命)。

頌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38,西周晚期
𣄨(祈)匄康屯(純)右(祐)(通)录(禄)永令。

晉姜鼎,殷周金文集成2826,春秋早期
(貫)(通)

古璽彙編1713,戰國
梁通。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35,戰國
通(踊), 𢙥(愠)之終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181,戰國至秦
邦亡來通錢過萬,已復,後來盜而得,可(何)以論之? 以通錢。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合陰陽114,西漢
八而奏(腠)理光,九而通神明,十而爲身常。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63,西漢
智(知)人爲群盜而通㱃(飲)食餽饋之,與同罪; 弗智(知),黥爲城旦舂。

居延新簡EPT49.62A,西漢
一斛九斗通國米五斗。

漢印文字徵
笵通私印。

漢印文字徵
茀通。

史晨後碑,東漢
修通大溝,西流里外,南注城池。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世鶤書悦樂, 古今允通。

賈充妻郭槐柩記,晉
青龍五年,應期誕生,黄中通理,高明柔克,聦識知機,鑒來臧往。

元誘妻薛伯徽墓誌,北魏
雖班氏閑通,蔡女多識,詎足比也。

元誘墓誌,北魏
初以王子知名,召爲散騎侍郎,在通直。

隴東王感孝頌,北齊
天經地義,啓聖通神。

段威墓誌,隋
又授撫軍將軍、通直散騎常侍、旅賁大夫。

李肅墓誌,隋
其惟都督涼州諸軍事、涼州刾史、鎮軍大將軍,令朝散大夫、通事舎人。

默曹殘碑,隋
通論門高剖但能迴向即堪長……

楊孝恭碑,唐
所以潛夫之論克成,通侯之籍未載。

王逖墓誌,唐
博通武藝,尤擅文章。

和幹墓誌,唐
高祖通,魏虞曹尚書吴興公。
《説文》:“通,達也。从辵甬聲。”
通者,謂往來不窮也。金文或从彳甬聲。有學者據頌簋蓋 “通”字形體,認爲右上非“日”,而是“鐘柄旋蟲之象”。
甲骨文有字从彳从用、从辵从用,即 “通”之異。

★常◎常


形声,甲骨文从辵,用声,小篆改为甬(yǒnɡ)声,本义读tōnɡ,有路到达,没有阻碍,引申为到达、连接、来往、疏通使不堵塞、传达、使知道、了解、在某一方面精通的人、(文句)通顺、普遍适用的、共同的、从头至尾、全、整个的、量词(用于文告、电话等,表示一份、一阵、一遍)等;又读tònɡ,量词,用于语言行为或动作等。
【辨析】
❶以“通”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tōnɡ:嗵。
❷通/达 这两个字都表示道路畅通,可以通行无阻,区别在于:“通”多指通往、通向,说明中间无障碍,表示可能性;“达”多指达到、到达,侧重于到达行程的终点,表示行为的结果。

甲骨文;金文;tōng

[辶(辵,意符) + 甬(聲符)→通(《説文》:“通,達也。從辵,甬聲。”通:没有阻礙,可以穿過,能够達到〈通風、通天、通氣、通宵、通行、通過、通衢、貫通、四通八達、曲徑通幽〉;懂得,徹底明瞭〈通曉、通徹、通今博古、通情達理〉。)]
[春秋] 左丘明《國語·晉語二》:“道遠難通。”
[清] 曹雪芹《红楼夢》(第七十四回):“任其搜揀一番,不過平常通用之物。”

(10画)
❶tōng
❷tòng

【提示】甬下是用,用位于字或部件的下面时,起笔的竖撇改竖; 用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右两边相离。辶,3画,上面一点; 旧字形4画,上面两点。辶的第二笔,宋体是横折,楷体是横折折撇。

*tōng

10画 辶部 
(1) 可以穿过;能够到达: ~行|~过|四~八达|这条路~上海。
(2) 没有阻碍的: ~畅|~都大邑。
(3) 逻辑和语法顺畅: ~顺|错字连篇,句子不~。
(4) 懂得;了解: ~晓|精~|业务不~|~四种语言。
(5) 传达: ~报|~告|~消息|~电话。
(6) 结交;来往: 私~|串~|~敌|~商。
(7) 普遍的;全部的: ~常|~观|~用|普~|~身是汗。
(8) 量词,用于文书、电报等。相当于“份”: 一~文书。
 另见tòng(404页)。


*tòng

10画 辶部 量词,用于动作: 说了一~|打了一~鼓。
 另见tōng(402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