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
金文;
篆hán
[干(聲符)+阝(在右,邑,意符)→邗(《説文》:“邗,國也,今屬臨淮。從邑,干聲。一曰邗本屬吴。”邗,古國名,在今江蘇揚州市東北,又稱干,春秋時被吴滅,成爲吴國的一個城池。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爲了爭霸中原,在長江和淮河之間開鑿了運河,溝通了江淮,命名“邗溝”。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征民夫十萬餘人重開邗溝。此後,從揚州可經此運道直達淮安。1956年從江都縣分出邗江縣,沿用古名,成爲今揚州市的郊縣,今撤縣改爲邗江區。)]
[春秋] 左丘明《左傳·哀公九年》“吴城邗,溝通江淮。”
[清] 李斗《和答對琴比部再用前韻·之三》:“好是邗江耆舊在,今朝理架爲求書。”(耆舊:年高望重者。架: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