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漢印文字徵 朝𨙻(那)右尉。
黄庭内景經,晉 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
廉富等造像記側,東魏 唯那趙遵貴。
皇甫深墓誌,隋 因而命氏,其本安定朝(那)人。
阿史那忠碑額,唐 大唐故右驍衛大將軍薛國貞公阿史(那)府君之碑。
阿史那毗伽特勤墓誌,唐 左賢王右威衛將軍阿史郍(那)毗伽特勤卒,享年四十三。 按: 左从“舟”。 《説文》: “𨙻, 西夷國。 从邑冄聲。 安定有朝𨙻縣。” 實物文字中或寫作“”, 即現在的“那”字。南北朝時期的廉富等造像記已出現“那”的寫法。唐代石刻文字還有从“舟”的異體寫法。
那★常◎常形声,小篆从邑,冄(rǎn)声,隶定为“那”。本义读nà,古代国名,假借为代词,指示较远的人、时间、地点或事物等;又读nǎ,假借为代词,表示疑问(今作“哪”);又读nā,假借为姓。 【辨析】 以“那”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声母为n,但韵母不同。nà:娜∣nǎ:哪∣nuó:挪。 那ná,nè(篆) 形声字,《说文》:“那,西夷国,从邑。”其左为声符“冄”(与“冉”同音同意,详见“冉”字条),本字今亡。唐、宋之时读同“若”,“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若”即为疑问代词“哪”。也是“奈何”的合音字。《左传·宣公二年》:“弃甲则那(奈何)?”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na 上声:哪(作疑问代词时读上声,作语气助词时读轻音) 去声:娜(多用于人名) nuó 挪(挪用) 娜(婀娜多姿) né 哪(哪吒,中国神话人名) 那(nuó)朝那,縣名。从邑,冉聲。 【按】那,今常音nà,作指示代詞。 *那na[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西夷國。 从邑,冉聲。安定有朝那縣。(六篇下)
與冉聲不同部,可能國名保存較古之音讀? 那(6画) ❶nā ❷nǎ ❸nà ❹nèi ❺nuó
【提示】阝 ,2画,起笔是横撇弯钩; 旧字形3画,起笔是横撇。 *那nā6画 邑部 姓。 另见nà(285页);nèi(289页)。
*那nà6画 邑部 (1) 指示代词,指较远的人、物、时间、地方(与“这”相对)。 1. 做修饰语: ~个人|~几年|~地方|~四本书。 2. 做主语: ~是什么人|~是我写的。 3. 做宾语(与“这”对举): 问这问~|干这干~。 (2) 连词。承顺上文,推论某种结果: 既然这样,~你就别走了|如果他们不邀请,~我们就不去|你觉得不好,~就算了。 另见nā(285页);nèi(289页)。
*那nèi6画 邑部 指示代词“那(nà)”做修饰语时和“一”的合音,但所表示的数量不限于一: ~个|~些|~三家|~几年。 另见nā(285页);nà(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