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 ) 尋伯匜,殷周金文集成10221,西周晚期 尋白(伯)乍(作)邾子□□朕(媵)也(匜)。
 邾公釛鐘,殷周金文集成102,春秋 陸 (融)之孫邾公釛乍(作)氒禾(龢)鍾(鐘)。
 古陶文彙編3.620,戰國 丘齊辛里邾夻心。
 古陶文彙編3.1068,戰國 邾。
 古璽彙編1578,戰國 邾息。
 古璽彙編1579,戰國 邾□。
 古璽彙編1580,戰國 邾□。
 古璽彙編1585,戰國 邾佗。
 古璽彙編1586,戰國 邾偳。
 古璽彙編1590,戰國 邾邦信鉨。
 包山楚簡·文書149,戰國 陵迅尹塙以楊虎 (斂)𫔢金於邾敚 (購)仿之新昜一邑。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不以兵邾。
 顔家廟碑,唐 其裔邾武公,名夷甫,字顔。 《説文》: “邾,江夏縣。从邑朱聲。” 金文有“邾”、“鼄”二字, 同爲曹姓國名。 前者乃《説文》所釋之“江夏縣”,後者在今山東鄒城,乃魯之附庸,爲江夏之“邾”的分支。西周晚期、春秋時期二國并存, 故在字形上有所區别。“鼄”乃蜘蛛之“蛛”, 作爲國名乃通假用法。 其字形附録於下:
 邾鼎,近出殷周金文集録272,西周中期 鼄(邾)乍(作)寶彝。
 魯伯愈父匜,殷周金文集成10244,西周晚期 魯白(伯)愈父乍(作)鼄(邾) (姬) 朕(媵) (盨)也(匜)。
 邾□伯鼎,殷周金文集成2640,春秋早期 鼄(邾)□白(伯)乍(作)此嬴(尊)鼎。
 邾□匜,殷周金文集成10236,春秋 鼄(邾)□寶鬲𠀠(其)□。
邾 金文; 篆zhū[阝(在右,邑,意符)+ 朱(聲符)→ 邾(《説文》:“邾,江夏縣。從邑,朱聲。”邾,古國名,在今山東鄒縣,鄒國本來叫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