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 ) 古璽彙編49,戰國 佫郎左司馬。
 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3,秦 上林郎池。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册(處)其郎(廊)廟。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513,西漢 郎中爲致告買所縣道。
 漢印文字徵 郎疐。
 增訂漢印文字徵 馬克郎。
 司徒袁安碑,東漢 永平三年二月庚午,以孝廉除郎中。
 趙菿殘碑額,東漢 漢故郎中趙君之碑。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器有特達,計拜郎中。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右中郎將弟也。
 鞠彦雲墓誌,北魏 給事中尚書郎。
 封魔奴墓誌,北魏 夫人中山郎氏。
 張景略墓誌,隋 起家爲魏帝内侍左右,尋遷秘書郎。
 唐直墓誌,隋 尚書禮部郎中。
 馬少敏墓誌,隋 齊武平初,起家淮陽王參軍,又授員外郎。 《説文》: “郎,魯亭也。从邑良聲。”
郎★常◎常
lánɡ形声,小篆从邑,良声,隶定为“郎”。本义为古地名,假借为古代官名,由此引申为对某种人的称呼、对年轻男子或女子的称呼、对别人的儿子的称呼等。 【辨析】 以“郎”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lɑnɡ,但声调不同。lánɡ:廊、榔、螂∣lānɡ:啷。
郎 金文; 篆láng[良(意符)+阝(在右,邑,意符)→郎(廊本字。《説文》:“郎,魯亭也。從邑,良聲。”郎,原指古代的都邑。段玉裁:“按以郎爲男子之稱,及官名者,皆良之假借字也。”又指帝王的侍從官,因爲這些官都站在宫殿的廊下。因而“郎”成了美稱,另造廊字。幾經假借,本字“良”的由來,令人困惑。郎,女子稱丈夫或情人爲“郎”。又用以稱别人的兒子〈令郎〉。姓。)] [唐] 張潮《江南行》:“妾夢不離江上水,人傳郎在鳳凰山。” 魯迅《書信集·致王冶秋》:“令夫人令郎均吉。” 郎 (8画) ❶láng ❷làng
 【提示】, 6画, 第五笔是竖提,不是一竖、一提两笔,第六笔是点; 旧字形7画,右下为一撇、一点;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阝,2画,起笔是横撇弯钩; 旧字形3画,起笔是横撇。 *郎láng8画 邑部 (1) 皇帝的侍从官有侍郎、中郎、郎中等,统称为郎。 (2) 对青年男子的美称: 周~(三国时吴国的周瑜)|杨六~(宋代杨延昭)。 (3) 女子称丈夫或自己所爱的人: ~君|情~|送~参军。 (4) 古地名。在今山东境内。 (5) 姓。 另见làng(230页)。
*郎làng8画 邑部 【屎壳郎】(shǐ·ke—)蜣螂。 另见láng(2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