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鄭燮 |
释义 | 鄭燮鄭燮像 ![]() ![]() ![]() 鄭燮書 (局部) (清·康熙三十二年——乾隆三十年 1693~1765) 江蘇興化人。字克柔,號板橋,亦署風子、樗散人。初貧苦,乾隆元年(1736)四十三歲中進士,官知范縣、濰縣,有惠政。性疏宕灑脱,慨慷嘯傲,忤大吏罷歸,遨游揚州,專耕硯田,鬻書自給。兼善詩詞、書、畫,號為 “三絶”。印章筆力樸古直逼文(彭)、何(震)。詩词不屑作熟語,品格類香山 (白居易)、放翁 (陸游)。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脱盡時習,秀勁絶倫。書亦有别致,仿 〈瘞鶴銘〉、黄山谷〈庭堅〉,隸、楷參半,奇趣縱横,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國朝詩鈔小傳》曰:“燮善書法,真、行俱帶篆、隸意,如雪柏風松,挺然而秀出於風塵之表。蔣心餘詩云: “未識頑仙鄭板橋,其人非佛亦非妖。晚摹 〈瘞鶴〉 兼山谷,别辟臨池路一條。”向燊評云:“板橋始學 〈瘞鶴〉、山谷,後以分書入行、楷,縱横馳驟,别成一格。與金冬心(農) 异曲同工,在帖學盛行時代,能獨闢蹊徑,可謂豪杰之士矣。”而康有為云:“乾隆之世,已壓舊學,冬心、板橋參用隸筆,然失則怪。此欲變而不知變者。”其書畫作品集有 《板橋畫竹册》等。所著 《板橋全集》,手書刻之。其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屬 “揚州八怪”之一。近人陳東原所撰《鄭板橋評傳》,民國十七年 (1928)商務印書館刊行。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