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 )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15,戰國至秦 叚(假)鐵器,銷敝不勝而毁者,爲用書,受勿責。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437,西漢 其鼓銷以爲成器,有五税一。
 朝侯小子殘碑,東漢 形銷氣盡,遂以毁滅。
 穆纂墓誌,北魏 至如孝踰江夏,信重黄金,百練不銷,九言剋慎。
 西門豹祠堂碑陽,北齊 蓋魏氏季年,日銷地反。投蜺不息,鬬馬盈空。 《説文》: “銷,鑠金也。从金肖聲。” “銷”字有使金屬熔化之意。後泛指消融其他東西,甚至可用於人的身體、事蹟等。如東漢朝侯小子殘碑“形銷氣盡”是指人身體消瘦,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 “金石靡矣,聲其銷乎”是指人的事蹟消失。
銷销, 金文; 篆xiāo[金(金屬,質符)+肖(聲符) →銷(《説文》:“銷,鑠金也。從金,肖聲。”銷,人類進入銅器時代,見到金屬塊,如銅塊,遇火也像冰塊遇熱消融一樣,都是由固體變爲液體,爲了有“質的區别”,特意從“消融”造出一個新詞“銷熔”。故“銷”通“消”。 具有取消的意思〈銷假、報銷〉,又有消减的意思。將貨物的庫存减少〈銷售、推銷〉。固定門窗的結構〈插銷、銷子〉。)] [唐] 張謂《早梅》:“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