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汉书・徐稚传》:「蕃(陈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唐 杜甫《赠李十五丈别》诗:「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悬。」
《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当初汉文帝朝中,有个宠臣,叫做邓通,出则随辇,寝则同榻。」
丰子恺《辞缘缘堂》:「但把被褥、枕头、书册……往船舱里送,船家自会给你布置在玻璃窗下的小榻及四仙桌上。」
2 几案。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孙权﹞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
卢弼集解引胡三省曰:「榻,床也,有坐榻、卧榻。今江南又呼几案之属爲卓床。卓,高也,以其比坐榻,卧榻爲高也。合榻犹言合卓也。」
3 摹写,影摹。
唐 张怀瓘《书断・购兰亭序》:「帝命供奉榻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榻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
明 陶宗仪《辍耕录・特健药》:「平一龆龀之岁,见育宫中,尝睹先後阅书法数轴,将榻以赐藩邸。」
4 指拓印。参见「榻本」。
5 通「錔」。套子。亦指把套子套上。
宋 淮海野人《澹山杂识・狱囚自脱枷杻》:「可速往取笔榻子,榻其两中指。」
6 见「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