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 ) 師閔鼎,殷周金文集成2281,西周 師閔乍(作)免白(伯)寶鼎。
 古璽彙編2563,戰國 垖南閔。
 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西漢 處二年,共中(仲)使卜奇賊閔公於武諱(闈)。
 漢印文字徵 鄒閔之印。
 漢印文字徵 閔遂。
 漢印文字徵 閔德印。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閔其若兹,深達和民事神之義。 按: 閔,用作“勉”。《書·君奭》:“予惟用閔於天越民。”孔傳: “閔,勉也。我惟用勉於天道加於民。”
 元尚之墓誌,北魏 高蹈曾閔,恥跡子春,六藝居心,五禮宅身。 按: 曾閔,指曾參與閔子騫,皆爲孔子弟子。
 元朗墓誌,北魏 騰蹤柴閔,豈伊二連。 《説文》: “閔, 弔者在門也。从門文聲。 , 古文閔。 ” 楚簡假“吝”爲“閔”。《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簡52—53正:“武王於是虖(乎)素𠕻(冠) (冕), 告吝(閔)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