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10405,殷
五日丁丑王中丁巳𨸏(阜)。
按: 象峭壁有阪級之形,或曰象三峰豎立之形。

甲骨文合集20600,殷
令𨸏(阜)

漢印文字徵
歸𨸏(阜)。

爾朱襲墓誌,北魏
蕭瑟丘楊,滄茫松阜。

元湛墓誌,東魏
芒阜臨北,魚山望東。

元賥墓誌,東魏
氣反清虚,形歸山阜。

牛諒墓誌,隋
裔傳牛阜,族望西秦。
按: 增構件“山”。

陳叔明墓誌,隋
曲阜地擬,應韓近衛,鈎陳寄深。
按: “阜”下作“山”。

文宣王廟新門碑,唐
曲阜,聖人之鄉也。

貞一廟碑,唐
上直天壇,下繚長阜,巨木圓抱,鳴溪中絡。
按: 構件“𠂤”訛作“自”。
《説文》: “𨸏, 大陸, 山無石者。 象形。凡𨸏之屬皆从𨸏。 , 古文。 ”
“𨸏”或作“阜”, 甲骨文象峭壁有阪級之形, 或曰象三峰豎立之形。
“阜”字甲骨文指高峻,或用作地名、人名。隸變,“阜”位於漢字左邊作偏旁時,寫作“阝”。《説文》古文於現有出土文獻未見。

★规◎常


fù象形,甲骨文、小篆象竖式穴居侧壁上挖的脚窝形,出入时以便登降。(一说横看,象三座并列的山峰形。)隶定为“阜”。本义与登降、高下等有关,假借为高大的土山,由此引申为大、多等。
【辨析】
❶“阜”作左偏旁时,为书写方便变形为“阝”。
❷以“阜”作意符构成的字大致可分为两类:a.指土山、丘陵、建筑物等,如“阿、阢、陆(高而平的地方)、陵、陂、阪、隅、隘、防、陛(宫殿的台阶)、除(台阶)、阶、院”;b.指与土山、丘陵有关的登降动作、高低性状等,如“陟、陞(升)、降、队、陷、陨、隆、隔、险、阴、阳”。

甲骨文平放是“山”,竖放为“阜”,作偏旁写作“阝”,生成的字很多。通“富”,“物阜年丰”。作声符生成的字为:

埠(商埠)

;(fù)

大陸,山無石者。其字如畫坡陀者然,層層相疊者也。上不起峰,故曰無石。
【按】坡陀,即陂陀,傾斜、不平坦之義。

*阝(阜)bjəw

[甲骨]
[金文] ()
[小篆] 《說文》: , 大陸也。 山無石者。象形。凡阜之屬皆从阜。,古文。 (十四篇下)
梯形,借以表示山陵,上下山崗需階級才容易步行。
梯形的斜劃往上,山形為斜劃交會。

(fù)

,大陆,山无石者。象形。凡阜之属皆从阜。,古文。”(房九切)
段玉裁注:“《释名》曰:‘土山曰阜。’象形者,象土山高大而上平,可层累而上,首象其高,下象其三成也。”甲骨文作等,一说象竖起来写的土山;一说象古人穴居因出入需要而挖出的脚窝。
阜部有九十一个属字。从“阜”的字多与山陵、地势或登高下降有关。如“附”字下云:“附娄,小土山也。从阜,付声。《春秋传》曰:附娄无松柏。”又如“陝”字下云:“弘农陝也。古虢国,王季之子所封也。从阜,声。”又如“際”字下云:“壁会也。从阜,祭声。”

8画 阜部 〈书〉
(1) 土山。
(2) (物资)多: 物~民丰。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