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1667,殷
陟用於下乙。
按: 从阜从步,會登高之意。

甲骨文合集6981,殷
雀[弗]其俟陟。

甲骨文合集14792,殷
……陟……

甲骨文合集34287,殷
貞陟大于高祖。

沈子它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30,西周早期
陟二公。

班簋,殷周金文集成4341,西周中期
否(不)(畀)屯(純)陟。

散氏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6,西周晚期
(以)陟。

㝬簋, 殷周金文集成4317, 西周晚期
𠀠(其)瀕(頻)才(在)帝廷陟降。

蔡侯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1,春秋晚期
上下陟

古陶文彙編3.1291,戰國
陟。
按: 改阜爲人, 增形以爲飾。

朐忍令景君碑,東漢
三考絀勑,陟幽明矣。
按: 古文字“二足”之形隸變爲“步”,訛作“𡵯”。

馮邕妻元氏墓誌,北魏
芻童來踐,牧豎斯陟,拱木易吟,悲風難息。

元湛墓誌,東魏
至乃北游竭石,南陟平臺。
《説文》: “陟, 登也。从𨸏从步。 , 古文陟。 ”
古文字从阜从步。 古陶文改阜爲人, 增形以爲飾。 《説文》古文同此。
“陟”本義指登高。甲骨文、金文皆此意。亦用爲人名。後世文獻又引申爲官員的升遷、提拔。

陟,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古文作,小篆作
从阜从步會意,表示由低處走向高處。“阜”,甲骨文作,象土山高坡之形, 隸定作 “𨸏”。羅振玉説, “陟” 字从𣥕表示二足由下而上。 李孝定説, 从步與从𣥕不拘, 表意相同, 皆象上升之形。“陟” 的本義是登高,引申爲登程、晋升等義。卜辭、銘文皆用本義。提示: “陟” 與 “降” 所从之 “止” 方向相反,表達的意義也相反。參見164.降字條。

(zhì)

登也。从步、阜。

zhì

【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从阜,从二止,阜本像山崖之形,止即趾本字,表示脚,两脚一前一后步上山崖,会徒步登山之意。隶书字形变后阜旁多讹作阝(固定在字左)。
【释义】《说文》:“登也。”本义是由低处向高处走,与“降”相对。引申指提拔,升迁。[陟罚臧否]赏罚褒贬。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The meaning is related to阜(fù,mountain)and two 止(zhǐ).阜(fù,mountain)looks like the cliff.while止(zhǐ)is the origin of趾(zhǐ,toe)which means the foot.It looks like stepping on the cliff.
【original meaning】Going upward,contrary to 降(jiànɡ,down ).

甲骨文;金文;zhì

[阝(在左,阜,意符)+步(意符) →陟(《説文》:“陟,登也。從,從步。,古文陟。”登高〈陟山〉。晉升,進用。)]
《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我馬玄黄!”(登上那高高的山岡,我的馬兒頭昏眼又花!)

*tiək

[甲骨]
[金文]
《說文》: , 登也。 从阜、 步。,古文陟。 (十四篇下)
雙足步上高梯。

zhì

9画 阜部 〈书〉登高,由低处向上走。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5: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