隓( ) 五祀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2,西周中期
(司)工(空) (隓) (矩)内史友寺芻。 按: 从阜𢀡聲。
 古璽彙編2549,戰國 弔隓。 按: 从阜𢀡省聲。
 包山楚簡·文書168,戰國
(丙)㫳(辰), 隓□之人惑、 黄和。 按: 从土隓聲。
 包山楚簡·文書22,戰國 䢵司馬之州加公孝瑞、里公 (隋)得受期。 按: 从邑隓聲。
 包山楚簡·文書62,戰國
=(十月)辛巳之日不 (將)安陸之下 (隓)里人屈犬、少 𪤝申(以)廷, 阩門又(有) (敗)。 按: 从邑隓省聲。
 包山楚簡·文書163,戰國
(隓)晨。 按: 从田隓省聲。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26,戰國 四枳 (隓), 耳目 明衰。 按: 从阜𢀡省聲。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16,戰國 音聖(聲)之相和也, 先後之相 (隓)也。 按: 讀爲“隨”。
 張濤妻禮氏墓誌,隋 於是髮隳更□,齒落重倪。 按: 聲符“隋”省“工”, 構件“ ”下寫作“小”。隳,掉落。
 王景之墓誌,唐 一喪文律,長隳武庫。 按: 構件“隋”省簡作“陏”,構件“ ”下寫作“氺”。 隳, 廢棄。
 張休光墓誌,唐 枕戈嘗膽,毁貌隳情。 按: 隳,毁壞。
 鄭逢墓誌,唐 粢盛善處,豈隳舊業。 按: 構件“隋”寫作“㤢”。 隳, 通“惰”,懈怠。 《説文》: “隓, 敗城𨸏曰隓。 从𨸏𢀡聲。 , 篆文。 ” 金文从阜𢀡聲。 楚簡文字或从阜𢀡省聲, 或从田隓省聲, 或从邑隓聲, 或从邑隓省聲, 或从土隓聲。 石刻文字用 “隳”字, 晚出。 徐鉉認爲: “今俗作隳, 非是。” “隓”字先秦文獻讀爲 “隋”, 姓氏用字。 《郭店楚墓竹簡 ·老子甲》讀爲“隨”。
隓 (huī)“墮”之正文也。《説文》曰:“敗城阜曰隓。从阜,𢀡聲。”《説文》無“𢀡”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