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隹(翏)羽(翟) 吉光片羽,含章可貞 (二) |
释义 | 隹(翏)羽(翟) 吉光片羽,含章可貞 (二)漢字不僅發光,也有熱度,因此釋字就充滿著快意,當然不是自詡。羽即彗,也即“雨”,把羽與彗;翟與翏金銀連綴的,是前人所沒有,算是開了一個先頭。 現在釋“羽”。 羽,殷墟甲骨出土以前的一千多年是鳥類的毛,平如鏡。自殷墟甲骨出土以後,這種平靜被打破了:羅振玉釋“濯”;葉玉森釋“雪”、釋“霰”;陳晉釋“習”;陳邦懷釋“雨”。唐蘭、楊樹達、李孝定、溫少峰等釋“彗”。煞是嚷嚷了一陣子,愚以為釋“彗”者甚是。 甲骨文的“羽”( ![]() 為甚麼“ ![]() 彗有頭有身有尾,運動中它把尾巴拖得很長,在夜空中就像一把掃帚,故民間也稱“掃帚星”。殷商時代人就認為“彗”是個災星。殷墟卜辭有這樣一些記載: (1)“戊戌貞:彗異,隹(唯)其亡(無)黑?啟?”是說彗的形狀異常,預示著天變,辭問天會不會晦暗?會是晴天吧? (2)“王疾首,中日彗,禍旬”;“己卯貞,今夕小子有彗”這裏的“彗”可能是人的一種病態。 (3)“…亥卜丁…今夕…禍在彗。” (4)“…于彗受年?”;“彗不其受年?”前為卜問彗出現以後,會不會影響收成?後辭曰:不會影響收成。 (5)“庚戌貞,彗不乍(作)艱?”還是問彗的出現會不會給人間帶來艱難? “彗”( ![]() ![]() “彗”大顯其手就是下“彗星雨”。在晴朗的夜空,下起彗星雨,也是十分壯觀的,與冬天大雪飛揚的景況相似,於是這“ ![]() ![]() ![]() ![]() “羽”金文未收,或許尚未造出,因為在這以前“羽”的表意曾經假借過雨、宇、紆、禹等。大約到小篆時取“彗星雨”之形並賦以“雨”音。於是甲骨文的“彗”就成為小篆的“羽”了。 其實,甲骨文是有“羽”的,其形狀就是鳥禽的一枝硬羽毛的形象造字,或許也是蜂蟬、蜻蜓之類的翅膀的造形,起初之形或許是“ ![]() ![]() ![]() ![]() 由於“羽”的本意是彗星雨之“雨”和鳥禽之毛的“羽”,因此引伸之意就有輕、重的意境: (1)鳥虫的翅膀,《詩經·小雅·鴻雁》:“鴻雁于飛,肅肅其羽。” (2)鳥類總稱,《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其虫羽。” (3)箭翎裝置,《呂氏春秋·精通》:“養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 (4)釣鉤的浮標,《呂氏春秋·離俗》:“譬之若者釣者,……羽有動靜。” (5)執雉尾而舞,《左傳·隱公六年》:“初獻六羽。” 以上引伸之意都具有“輕”的含意。 (6)五音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羽冬音,北方聲,沉而深。 (7)覆合之意,《漢書·律歷志》:“羽,宇也,物聚藏,宇覆之也。” (8)北方之水,《漢書·律歷志》:“羽為水,為智,為聽”。 (9)兵戈陰器,羽林軍、黨羽等。 以上四條引伸之意都具有“重”的含意。 由於“羽”取字於“彗”,由“羽”所異構的漢字在表意上多為形容詞。 翁:從公。公是爵位,對公的敬重、尊稱。 翕:從合。鳥雙翼的收息和平行的合攏,《易經·繫辭上》:“夫坤,其靜也翕。” 翡:從非。“羽”純陰為黑色,非黑即赤,翡為赤羽雀;翠:從卒。純青色,青羽雀。翡翠:雄赤曰翡,雌青曰翠,一對比翼之鳥。翡翠,今人借用一種美玉和美玉一般的人品,漢·班固《西都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 翎:從令。令施於高。花翎,清代高官以孔雀毛作冠飾,並以色澤區分爵位。 翻:從番。番,鳥獸的指稱,鳥獸的飛翻。 翩:從扁。蝙蝠的輕快疾飛。 翹:從堯。堯有高意,鳥尾高挑。 飛:從升。翻“羽”展翅,升空。 :從冃。冃具覆蓋意,羽具下沉意,故《慧琳音義》釋“不高也”。“不高也”即低沉,故以“”所構形的字如塌、榻、蹋、溻、遢、褟、搨等都具有向下的表意,而《說文》釋“飛盛貌”是不妥的。 栩:從木。羽如柞葉飄落,似鳥紛飛。栩栩,柞葉片片,隨風飄落,如鳥之飛翔,活潑生動的樣子。 詡。從言。飛言乃不著邊際的大話,《漢書·揚雄傳·校獵賦序》:“尚泰奢,麗誇詡”,自詡就是“王婆賣瓜”。 翰:從倝。倝(ㄍㄢ),日始出,光燦燦,寰宇開闊,浩若煙海。“羽”是用羽做成的筆,以筆墨揮撒五彩繽紛的天宇。晉·左思有詩句:“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翰,以乾、幹、斡、朝、韓、戟等字為昆仲。 習:動作上的反復重復。 (1)甲骨文羽下從日,彗的出沒及其彗星雨是天際中反復出現的一種天象,故有“習常”、“習見”等,也有“復習”、“學習”等,表示的出现。 (2)楷書作“白”,白為金,在西方,金生水也是一種物理的慣常,故襲西之音而作“習”,故有“習慣”。 翌(翊):從立。立隱指君主: (1)羽對君主的護衛(翊),西漢有馮翊郡,在今陝西大荔一帶; (2)君主對“羽”的依賴(翌),周康王的“翌室”即具此意。 翼:從異。這裏的“異”本為舞臺上的角色,“翼”是角色的頭飾。無論是政治舞臺,還是藝術舞臺,一旦角色易異,必得小心翼翼。 羿:小篆作“ ![]() 翦:從前。前即南,為火。水對火的消弭,《詩經·魯頌·閟宮》:古公亶父“居歧之陽,實始翦商”。 現在還有兩個字——翟和翏,也從羽,這裏暫且收盤,留作下篇去專門消化。 羽《說文》僅釋“鳥長毛也”,這是遠遠不夠的。當然不是自詡。羽即彗,也即“雨”,把羽與彗,翟與翏金銀連綴的,是前人所沒有,算是開了一個先頭。 中國的許多漢字不涉及人性就無法解釋,同時漢字之謎,不以易理這把鑰匙去開解,就無法解開。當今的許多漢字除了俗解戲說,就只剩下曲解胡說了。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