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萃
1 犹出众。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於其类,拔乎其萃。」
晋 葛洪《抱朴子・备阙》:「若以所短弃所长,则逸侪拔萃之才不用矣。」 唐 王勃《与契苾将军书》:「但恐位早先达,才非拔萃,虚承厚睠,不副高闻。」 郭沫若《蒲剑集・庄子与鲁迅》:「他不仅是一位出类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拔萃的文学家。」 2 谓超越。
明 黄溥《闲中今古录摘抄》:「因编《琵琶记》,用雪蔡伯喈之耻,其曲调拔萃前人。」 3 唐代考选科目之一。
《新唐书・选举志下》:「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 唐 韩愈《李公墓志铭》:「其後比以书判拔萃,选爲万年尉。」 4 清代用以代称拔贡。
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辛壬癸甲录》:「海盐 朱九 朵山以癸酉拔萃爲户部郎。」 清 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二七:「拔萃簪花十五余,倾城看杀好头颅。」 5 犹精选。
夏衍《论<十五贯>的改编》:「这个本子除去爲了要用形象来介绍剧情,改作和保留了『鼠祸』、『受嫌』、『被冤』三折之外,主要是保留了被拔萃在《缀白裘》中的几个最精彩的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