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或體作 。 金文第一字形从木从三 “隹”,顯然是以群鳥聚集於木會意。其餘字形簡化爲从木从隹,表意相同。金文最後一個字形加注“亼” (jí)聲,“亼”古同 “集”。卜辭或用爲聚集、依就義。銘文或用成就義,或用作氏族名。 楚簡帛文作 ,承晚期金文草化字形,後形沿襲“亼”聲一體。秦簡牘文作 ,與小篆同。 集★常◎常
jí表意,从隹在木上,隹为鸟,本义表示鸟在树上栖止,引申为聚集、农村定期聚会交易的地方、某些长篇书籍或较长影视片中相对独立的部分等。 【辨析】 集/杂/辑/萃 这四个字都有聚合义,读音相近,是同源字。 集 (jí)群隹在木上。 集jí(12画)
  【提示】隹,右边起笔是侧点,旧字形是撇点; 右边有四横,不要错写成三横或圭。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集jí12画 隹部 (1) 聚合;会合: ~合|~邮|汇~|~思广益。 (2) 定期的市场: ~市|赶~。 (3) 我国古代图书的一种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经、史、子、~。 (4) 汇集单篇作品的书册: 全~|诗~|文~。 (5) 某些篇幅较长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上~|20~电视连续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