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亦曰〈李秀殘碑〉。唐·天寶元年(742)刻。李邕撰并書。初立于直隸良鄉(今河北省良鄉縣)。原石久裂,爾後為人遷作柱礎,尋投瓦礫中。明·萬曆(1573——1619)中,宛平(舊縣名,在今北京西南)縣令李蔭掘地得六礎,特築室砌存壁間,顔室曰古墨齋。後佚四石,而今止見二石,存于北京府學胡同文天祥祠堂壁間。二石各有行書十二行,行五、六字至十二、三字不等。漫漶甚,字勢難辨。傳臨川李氏有唐拓全本,可據此窥其真貌。書法雄遒,具二王 (羲之、獻之) 之妙。李宗瀚跋曰:“諦觀其筆法,倜儻沉雄,全自羲(之)、獻(之)得神。開後來之米 (芾)、趙 (孟頫)、董 (其昌) 支派。〈雲麾李思訓碑〉、〈麓山寺碑〉、〈東林寺碑〉皆覺在其下”云云。今行世者,為朱淑堂、蔣簡圃據“李氏本”重刻于北京法源寺之本。清人錢泳亦有重刻。“李氏本”舆宋拓全本已經影印行世。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