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執(蟄)虫不出,雪霜復清。
 漢印文字徵 霜紛私印。
 漢印文字徵 衛霜。
 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陽,東漢 霜月之靈,皇極之日。
 徐義墓誌陽,晉 推燥居濕,不擇冰霜。
 元鸞墓誌,北魏 痛擗霜孤,惟撫慈親。 按: “雨”省形爲“宀”。
 元文墓誌,北魏 風霜早至,未春已彫。
 爾朱紹墓誌,北魏 昇車愕愕,布秋霜之厲。
 馬君妻石二娘墓誌,唐 風摧蘭徑,霜凋桂枝。 《説文》: “霜,喪也。成物者。从雨相聲。” 秦簡假“爽”爲 “霜”。《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簡54背: “……飲以爽路……” “爽路”即 “霜露”。
霜★常◎常
shuānɡ形声,从雨,相声,本义为摄氏零度以下,靠近地面的水汽凝结成的冰晶,引申为白色、像霜一样的东西、高尚纯洁等。 【辨析】 以“霜”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shuānɡ:孀。 霜shuāng(17画)
  【提示】雨,位于字上时,中间的竖两边宋体各是两个短横,楷体各是两个侧点。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点。目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霜shuāng17画 雨部 (1) 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上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结晶体: 下~|~晨。 (2) 比喻白色: ~鬓(两鬓的白发)。 (3) 像霜的东西: 杮~|盐~|杏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