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九年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1,西周中期
(矩)取……畫𩌏(鞭)(席)𩌈帛轡乘金麃(鑣)(鋞)。

古璽彙編2950,戰國
(鞭)。

古璽彙編399,戰國
(鞭)。

古璽彙編1727,戰國
(鞭)。

古陶文彙編4.62,戰國
匋攻(鞭)。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8,戰國
是以(偏)𨟻(將)軍居左, 上𨟻(將)軍居右。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32,戰國
著爲父子之親,分爲夫婦之(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16,戰國
(辨)爲五音, (以)定男女之聖(聲)。

笱景墓誌,北魏
聲華鞭板,績茂戈殳。

王翊墓誌,北魏
於是照之以冬日,潤之以夏雨,聊示蒲鞭之威,必存竹馬之信。

元繼墓誌,北魏
鞭撲委而無施,縲緤縈而勿用。

司馬遵業墓誌,北齊
太祖獻武皇帝,虎據一廷,龍騰九域,握鈐秉鉞,鞭撻區夏。

郭達墓誌,隋
心無馳競,不待著鞭; 意捨徒勞,忻於棄職。

劉多墓誌,隋
豈直蒲鞭示恥,恩著南陽; 冠軍在晉,威動吴越而已。


楊孝恭碑,唐
禮則鞭生成人,昕則止戈爲武。
《説文》: “鞭, 驅也。 从革𠊳聲。 , 古文𩌻。”
鞭,西周金文字形一般認爲象手持鞭形,但也有人認爲是从攴、免(“冕”字初文)聲。 後説稍勝。 《説文》古文“”實際延續了這種寫法, 且可與戰國古璽文、 古陶文相印證。 “从革聲”的“鞭”是後出的。
金文有“便”,用同“鞭”。所以有人懷疑它也是“鞭”字古文,字形解爲象手持鞭鞭人之背形。此説與《説文》不同: “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从人、更。”

𠑇匜, 殷周金文集成10285,西周晚期
我義(宜)便(鞭)女(汝)千。

𠑇匜,殷周金文集成10285, 西周晚期
𠟭(則)侄(致)乃便(鞭)千。

★常◎常


biān形声,从革,便声,本义为皮鞭,引申为打马、鞭打、古代兵器名、成串的爆竹等。

金文;biān

[革(意符)+便(鞭本字,聲意符)→鞭(《説文》:“鞭,驅也。從革,便聲。”許先生没有弄清“便”和“鞭”的假借關係。鞭,古代刑具和武器〈手執鋼鞭將你打〉,有竹節鞭,三棱鞭,皆非革制。皮鞭則是驅趕牛羊的用具。竹的地下莖似鞭,因而稱爲竹鞭,鞭端嫩芽如筍可食,人稱鞭筍。)]
《論語·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子説:“財富如能強求而得,雖拿著鞭子趕馬,我也願意做。如果不能求得,那就做我喜歡做的去吧。”)
[唐] 杜甫《别蘇徯》:“贈爾秦人策,莫鞭轅下駒。”(策,cè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biān

(18画)

【提示】革,末笔是竖; 第八笔是横,位于字左时不变提。更,中间一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两边相离。

*biān

18画 革部 
(1) 打马;泛指用鞭子抽打: ~马|~笞|~策|~尸。
(2) 鞭子: 皮~|马~|~长莫及。
(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教~。
(4) 对某些畜类和兽类阴茎的婉称: 虎~|猪~。
(5) 一种古代兵器: 钢~|竹节~。
(6) 成串的小爆竹: ~炮。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3: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