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響拓
释义

響拓

或作“向 (嚮)拓 (搨)”。為昔人復製法書之法。拓,即描繪; 響,應聲也,亦有描繪之意。又稱“雙鈎填墨”、“雙鈎廊填”、“廓填”。傳世之晉、唐法書多屬響拓本。響拓製法為:
(1)將紙絹覆於墨迹上,向光照明,鈎勒出原字之輪廓,遂得雙鈎字,此即“雙鈎”也。
(2)欲再現原迹形態,須以濃墨填充輪廓,此即 “填墨”也。至是覆製遂成。宋趙希鵠 《洞天清禄集》 曰:“以紙加碑上,貼於窗户間,以游絲筆就明處圈却字畫,填以濃墨,謂之‘響拓’。然圈隱隱猶存,其字亦無精彩,見易。”南宋姜夔《績書譜》曰:“雙鈎時須倒置之,則亦無容私意於其間。” 即勿以己意修改點畫,而實現字形原貌。或在紙上涂以黄蠟,使之益透明,此法曰“硬黄摹”。響拓法較原始,每使 “圈痕隱隐猶存”。《續書譜》抨云:“夫鋒芒圭角、字之精神,大抵雙鈎多失。”然若鈎摹精密,酷似原物,則難識其本末矣。此法肇於南齊以前,訖唐鼎盛,不乏拓書高手。所謂“唐拓本”,即古代響拓本之總稱。唐太宗 (李世民) 獲東晉王羲之〈蘭亭叙〉真迹,敕命趙模、韓道政、諸葛楨、馮承素等響拓之,賜與皇太子、諸王及大臣。此法尋傳入日本,日本東大寺《獻物帳》 中所載〈王羲之草書卷〉,即為響拓本。宋、元時代亦流行,其精巧響拓品舆唐本無异,難辨别其時代。“置本”與“搨本”古時區异甚明,然自宋、元後,逐渐混為一談,俱指椎拓而言。參閱明李日華《紫桃軒雜綴》三。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