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 ) 兆車觚,殷周金文集成7040,殷 兆車。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天子建州(甲本)11,戰國 臨 (兆): 不言 (亂), 不言 (寢),不言烕(滅),不言犮(拔),不言耑(短),古(故)龜又(有)五 (忌)。 按: 同 《説文》 正篆。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61,戰國至秦 朝閉夕啓,朝兆得,晝夕不得。
 秦印文字彙編 兆湯。
 元懷墓誌,北魏 秋八月廿日窆于西郊之兆。
 高虬墓誌,隋 松風晚勁,薤露晨歌,空龍兆於青鳥,竟無期於黄鵠。
 郭王墓誌,隋 風樹悲晨,龜兆云吉。
 韋士逸墓誌,唐 韋爲京兆望姓。
 劉胡墓誌,唐 松阡卜兆,柳翣陳儀,生也如寄,魂兮在斯。
 張翼墓誌,唐 喪制有期,爰遵禮典,卜斯宅兆,以窆幽靈。
 九成宫醴泉銘,唐 撫臨億兆。
 盧贍妻崔氏墓誌,唐 有熊羆之兆。 《説文》:“ , 灼龜坼也。从卜; 兆, 象形。 , 古文兆省。 ” “兆”字與“涉”字同源。从水从步,會涉水之意。分化爲“兆”。
兆★常◎常
zhào象形,《说文》古文、小篆象灼龟甲或兽骨所出现的裂纹形,隶定为“兆”。本义为卜兆,占卜时获得的兆象,用以预测吉凶、祸福。(一说为“涉”的同源分化字。)引申为预兆、预示,假借为极多,由此引申为数词,古代指一万亿,现在指一百万。 【辨析】 以“兆”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ɑo,但声调和声母不同。cháo:晁∣diào:铫∣tiāo:挑、佻、祧∣tiǎo:窕、挑∣tiào:跳、眺∣táo:逃、桃、洮、鼗∣yáo:姚、珧。 兆zhào (金) (篆) 一说为象形字,像龟甲受灼时产生的裂纹,“兆头”即用其本义。小篆加了“卜”字。一说为会意字,甲骨文、金文中间是一条壕沟,两侧是“人”,表现“人”从壕沟的这边逃到那边,本义为逃亡,是“逃”之本字。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zhào 旐(古代的一种旗子) (一种无鳞鱼) cháo 晁(姓氏) táo 逃(逃跑) 桃(“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咷(号咷) 洮(水名,在今甘肃。“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李白《子夜吴歌》) 鼗(俗称“拨浪鼓”) tiao 阴平:挑(挑选) 佻(轻佻) 祧(《广雅》:“祧,祭先祖也。”) 上声:挑(挑战) 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朓(多用于人名,如谢朓) 去声:跳(跳槽) 眺(眺望) diào 铫(药铫子) yáo 姚(姓氏) 铫(姓氏) 珧(蚌蛤的甲壳) 相关链接 兆、逃、挑、姚四字的核心韵母为ao,“挑”增加了韵头i,“挑”的声母丢失即变为零声母,读“姚”。
265.趣談“兆”字甲骨文的产生應歸功於貞卜,古人在行事之前,要在龜甲(通常用腹甲)或獸骨(通常用肩胛骨)在上面刻個“卜”字形的三個凹,上下各一,左或右再刻一,就成了“卜”,然後放火上烤灼,於是看裂紋的走向,判定凶吉,並將爲何占卜、何人占卜、何時占卜都一一刻寫在甲或骨上,這就是“甲骨文”的誕生記。至今尚流傳着“未卜先知”“好兆頭”的説法,占卜本來是“迷信活動”,却产生了科學的甲骨文,這真是歪打正着。
*兆diaw[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分也。 从重八。孝經說曰: 故上下有別。(二篇上) 東西龜裂之紋。 兆zhào(6画)
 *兆zhào6画 儿部 (1) 古代占卜时灼龟甲所出现的裂痕,后指事前显露的迹象: ~头|不祥之~。 (2) 预示: 瑞雪~丰年。 (3) 数词。 1. 在古代指一万亿,是一个表示众多义的概数,一般不单用: ~民所仰|人民之众~纪。 2. 在近代表示确数,意为百万,可以自由运用。 3. 在现、当代做前缀,表示百万,基本不单用: ~周|~赫|~伏|~瓦。 4. 在当代又表示万亿,常与日元连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