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 中山王方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上下之體。 按: 从身豊聲。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8,戰國 心好則體安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民之父母13,戰國 亡(無)𦡊(體)之豊(禮), (威)我(儀)異=(翼翼)。 按: 从肉豊聲。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蘭賦5,戰國 身體䝬(重)寈(輕), 而目耳(勞)矣。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樂也者流體。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常後而不失體。
流沙墜簡·簡牘五22,東漢 德體平常。
漢印文字徵 體崇私印。
北海相景君碑陽,東漢 體亡而名存。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君之體素。
熹平石經·周易·坤文言,東漢 正位居體。
王翊墓誌,北魏 公膺積善之餘烈,體鍾美之粹靈。
元弼(思輔)墓誌,北魏 體文經武,遠緝邇安。
元文墓誌,北魏 體乾坤之粹精,含二儀之妙氣。
司馬遵業墓誌,北齊 迥度宣光之跡,具體孟博之心。
韓山剛造碑像記,北齊 聖算光遷,妙體榮預。
任顯及妻張氏合葬誌,隋 夫人張氏,體資素婉,質表松筠。
譚伍墓誌,唐 君體冰桂之資,秉雲霞之操,棄尋常之污瀆,屏世上之塵紛,演志箕山,大隱朝市。 《説文》: “體,緫十二屬也。从骨豊聲。” 《説文》所謂“總十二屬”,《段注》曰: “十二屬,許未詳言。今以人體及許書竅之: 首之屬有三,曰頂、曰面、曰頤; 身之屬三,曰肩、曰脊、曰臀; 手之屬三,曰厷、曰臂、曰手; 足之屬三,曰股、曰脛、曰足。” “體”作爲總括全身十二分屬之稱,戰國文字即有多種構形,或从身,或从骨,或从肉。漢以降出土文字材料亦同。
體体,金文;篆tǐ[骨(意符)+豐(聲符)→體(金文起 “從骨從豐。《説文》: “體,總十二屬也。從骨,豊聲。”體,段玉裁注:十二屬爲頭部:頂,面,頤;身部:肩,脊,尻;手(上肢)部:肱,臂,手;足(下肢)部:股,脛,足。引申爲實體,有長、寬、高。 客觀存在的物體:固體、液體、氣體〉,文字的書寫形式〈字體〉,實踐〈體驗〉。經驗〈體會〉。)] [春秋] 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體有左右,各有妃耦。”(所以説天有日、月、星三辰,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身體有左側和右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配偶。)] 《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 ’”(老人説:“我看你手足不勞動,莊稼分不清,做老師不也是一樣的道理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