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137,殷
鬼亦𠭁疾。
按: 用作人名。

甲骨文合集203,殷
乙巳卜, 𡧊, 貞鬼不其隻羌。
按: 用作人名。

甲骨文合集8592,殷
己酉卜, 内, 鬼方易[亡]𡆥。
按: 鬼方爲殷之敵對方國。

鬼作父丙壺,殷周金文集成9584,西周中期
鬼乍(作)父丙(寶)壺伊

陳𫎒簋蓋, 殷周金文集成4190,戰國早期
(恭)(寅)(鬼)神, (畢)(恭)(畏)忌。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民之父母13,戰國
亡(無)𦡊(體)之豊(禮), (鬼〔威〕)我(儀)異(翼翼)。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柬大王泊旱6,戰國
尹爲楚邦之(鬼)神宔(主), 不敢以君王之身弁(變)𤔔(亂)(鬼)神之(常)古(故)。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亙先3,戰國
異生異,鬼(歸)生鬼(歸)。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64,戰國至秦
中鬼見社爲姓(眚)。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134,西漢
年未盈十歲及(繫)者、城旦舂、鬼薪白粲告人,皆勿聽。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貢王庭,征鬼方。

張子昂等造像題名殘拓,北齊
張噉鬼。
按: 爲人名用字。

崔沔墓誌陽,唐
所以順動以悦,流謙而光,明莫人非,幽网鬼怨者此爾。

董虔運墓誌,唐
鬼瞰其室。

感孝頌跋,唐
至德通鬼神。

霍氏墓誌,唐
名編鬼録。

羅池廟碑,唐
驅癘鬼兮山之左。

石經尚書,唐
朕志先定,詢謀僉同,鬼神其依,龜筮協從,卜不習吉。

開成石經·周易,唐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説文》: “鬼,人所歸爲鬼。从人,象鬼頭。鬼陰气賊害,从厶。凡鬼之屬皆从鬼。 , 古文从示。 ”
甲骨文爲象形字。戰國時增“示”以彰其爲神異之屬; 秦文字始加“厶”形飾筆,無意義。《説文》釋“从厶”誤。

★常◎常


ɡuǐ象形,甲骨文、金文象头部特大而怪异的人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鬼”。本义为人死后留存的灵魂(迷信)。(一说象戴着头盔的人形,表示首领、头目,后作“魁”。)引申为万物的精灵、隐秘莫测、阴险、不光明磊落、恶劣、机灵等。
【辨析】
❶以“鬼”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ɡuī:瑰∣kuí:魁∣kuǐ:傀∣kuì:愧∣wéi:嵬∣wěi:隗∣huái:槐。
❷在台湾,“鬼”10画,中间是一短竖、一撇,不是一长撇。

guǐ

(甲)
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像一个人戴着鬼面具并拖条尾巴,也像古代戴着面具驱鬼的傩神。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guī
瑰(瑰丽)
kui
阳平:魁(魁伟)
隗(姓氏)
上声:傀(傀儡)
去声:愧(惭愧)
huái
槐(槐树)
kuài
塊(简化为“块”,浙江方言仍读guǐ)
wei
上声:隗(姓氏)
去声:魏(古国名,姓氏)
相关链接
隗、魏以“鬼”为声符,丢失声母读为wei。《说文》:“魏,本作巍。高也。从嵬委声。”徐铉曰:“今人省山,以为魏国之魏。”

(guǐ)

有首有足,仍是人形。《論語》“非其鬼”,《周禮》“人鬼”,皆謂人之祖先。許君以陰私賊害説从厶之意,是厲鬼也,非字之本意。鬼爲人所不見,惟聖人知其情狀,故制此字。衹當以爲象形,不可分析説之,闌入會意。
注释:右人類之純形。

guǐ

【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想象中的鬼之形,突出其鬼头部分。小篆字形增“厶”。
【释义】《说文》:“人所归为鬼。”本义是指人死后的灵魂。古人迷信,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称为鬼。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鬼是迷信的人虚构出来的神秘莫测、具有超凡力量的东西,由此产生了多种比喻义。鬼具有超凡的力量,比喻隐秘莫测。[神出鬼没]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又比喻制作技艺精巧。[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鬼也常比喻阴险、不光明磊落。[鬼鬼祟祟]形容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鬼头鬼脑]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也表示恶劣、糟糕的。[鬼点子]坏主意。表示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如[搞鬼]。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In Oracle it is like the image of a ghost and the head of the ghost is stressed while in Small Seal script it is added厶.
【original meaning】Referring to the soul after death.The ancient people were superstitious,and thought that after death the soul was immortal,like a ghost.

*kjwər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人所歸歸為鬼。从儿。甶,象鬼頭也。从厶。鬼陰气賊害,故从厶。凡鬼之屬皆从鬼。 ,古文从示。 (九篇上)
巫師戴面具扮鬼形之象。

(ɡuǐ)

,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古文从示。”(居伟切)
甲骨文或作,均象人身而头巨大,为鬼头之形。构意应为原始社会及商周社会中人所戴的一种吓人的面具,以之代表人观念中的鬼。卜辞或用其本义,如:“贞:亚多鬼梦,亡疾。四月。”(《前》4·18·3)卜辞中还常借用为方国名,如:“己酉卜,宾,贞:鬼方易亡祸。五月。”(《乙》6684)鬼方在今天的山西太原东,辔方东北一带。[1]西周金文或作,春秋作,战国早期金文作,战国郭店楚简作,这些形体均不从“厶”。董莲池说古文、篆文从“厶”的形体应是从侯马盟书写法讹变而来。[2]张舜徽云:“姚华《弗堂类稿》,有《说鬼》一篇,谓鬼字从甶,乃人戴假面具为装鬼之式。《周礼》方相氏,已有黄金四目之文,其来甚远。人戴甶于首,其形可畏,故畏字亦从甶。姚氏所言精覈,为自来学者所未道。若以声求之,则鬼之与槶,语原同也。物之可戴于首者,古谓之槶,亦谓之鬼,今谓之盔,皆一语之转,姚说信可从已。”[3]
鬼部有十六个属字。如“魂”字下云:“阳气也。从鬼,云声。”“魄”字下云:“阴神也。从鬼,白声。”“醜”字下云:“可恶也。从鬼,酉声。”

guǐ

(9画)

【提示】9画,中间一撇到底;旧字形10画,中间的撇断为一竖、一撇两笔。中间一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两边相离。

*guǐ

9画 鬼部 
(1) 迷信称人死后的灵魂: ~神|闹~|~使神差|妖魔~怪。
(2) 隐秘;不光明;也指这样的打算或勾当: ~头~脑|~~祟祟|心里有~。
(3) 对沉溺于不良行为或所厌恶的人的蔑称: 酒~|赌~|~子|胆小~。
(4) 恶劣的;糟糕的: ~天气|~地方。
(5) 机灵: 这孩子真~。 
(6) 对某些人(小孩或机灵的人)的昵称: 红小~|机灵~儿。
(7) 星宿(xiù)名,二十八宿之一。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9: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