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 甲骨文合集27497,殷 ……王叀……公……受……
 甲骨文合集30961,殷 ……叀 公乍豊庸于又正, 王受[又]。
 甲骨文合集36545,殷 貞在㺇, [天邑]商公宫[衣][𢆶]夕亡 。

公父丁卣, 殷周金文集成5074,殷
公父丁。
 應公簋,殷周金文集成3477,西周早期 䧹(應)公乍(作) (旅)彝。
 大盂鼎,殷周金文集成2837,西周早期 令女盂井(型)。 乃 (嗣)且(祖)南公。
 录簋,殷周金文集成3702,西周中期 录乍(作)文考乙公寶 (尊)𣪕(簋)。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命女(汝) (司)公族。
 芮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387,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内(芮)公乍(作) (鑄)𠋡(飤)鼎。
 鑄公簠蓋,殷周金文集成4574,春秋早期
(鑄)公乍(作)孟 (妊)車母朕(媵) (䀇)。
 蘇公子簋,殷周金文集成4014,春秋早期 𩵴(蘇) (公)子癸父甲乍(作) (尊)𣪕(簋)。
 𩿊公劍, 殷周金文集成11651,春秋晚期 𩿊公圃自乍(作)元 (劍)。
 師公鼎,殷周金文集成1932,戰國晚期 帀(師)公之貞(鼎)。
 曾侯乙墓173,戰國 邡 之䮑爲左飛(騑), 公䮑爲左驂。
 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録227,戰國
禱 (兄)俤(弟)無 (後)者卲良、卲𨍱、縣䶅(貉)公各冢豕、酉(酒)飤(食),蒿之。
 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録240,戰國
(舉)禱文坪 (夏)君子良、 郚公子春、 司馬子音、 (蔡)公子𧱌(家)各戠(特)豢。
 郭店楚墓竹簡·魯穆公問子思1,戰國 魯穆公昏(問)於子思曰: “可(何)女(如)而可胃(謂)忠臣?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魯邦大旱1,戰國 魯邦大旱,哀公胃(謂)孔=(孔子): 子不爲我 (圖)之?
 秦印文字彙編 公䓘。
 張家山漢簡·蓋廬47,西漢 公耳公孫,與耳□門,暴敖(驁)不鄰者,攻之。
 漢印文字徵 馮少公。
 漢印文字徵 公乘舜印。
 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墓題記,東漢 前有白虎青龍車,後即被輪雷公君。
 司徒袁安碑,東漢 司徒公汝南女陽袁安召公,授易孟氏。
 石門頌,東漢 特遣行丞事西成韓朖,字顯公。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周公東征,西人怨思。
 正始石經《春秋》殘石,三國魏 公孫敖如齊。
 大將軍曹真殘碑陽,三國魏 ……豫侍坐公子將龢同生使少長有……
 賈充妻郭槐柩記,晉 廿有一,嬪于武公。
 丘穆陵亮妻尉遲氏造像記,北魏 太和十九年十月,使持節司空公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爲亡息牛橛,請工鏤石,造此彌勒像一區。
 司馬遵業墓誌,北齊 以公爲司馬、持節、假平南將軍、監前軍事。
 李孝同碑額,唐 大唐故右衛將軍贈左武衛大將軍代州都督柱國淄川公李府君碑。 《説文》: “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韓非曰: ‘背厶爲公。’” 許慎認爲“公”是個會意字,是厶(即私)的對立面,意爲公平分配。所引 《韓非子·五蠹》的話原文作 “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這種解釋流傳很廣,不過當代學者大都不認同這一説法,因爲商周甲金文 “公”字下部根本不是小篆那樣的“自環”形。一般認爲,“公”是 “甕” (一種儲物瓦器)的初文,爲象形字。穌公簋“公”字稍有不同,下部从二口(“宫”字初文),該字因而具有了表音部件。 韓非説“背私謂之公”,應是針對戰國時期某些 “公”字變寫(下部不作口而近厶)説的。 卜辞中多借爲先公之公。作爲私的對立面的公,也屬假借義,用例很多。《禮記·禮運》: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也有學者認爲,“公”本从口从八,會意字,爲“訟”之初文。
公★常◎常
ɡōnɡ表意,甲骨文、金文象瓮口之形,以瓮口表示大口的瓮,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公”。本义为瓮(是“瓮”的本字)。(一说最初从口从八,八指相背,本义表示以言辞争讼,是“讼”的本字。)假借为王公,由此引申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丈夫的父亲、(禽兽)雄性的等,又假借为官方的,由此引申为属于国家或集体的、共同的、国际间的、使公开、公平、无私等。 【辨析】 以“公”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sōnɡ:松、忪∣sònɡ:颂、讼∣wēnɡ:翁∣wènɡ:瓮。 公gōng“公,共也。”(《广韵》)谐“共”之音。韩非说:“背私谓之公。”(《五蠹》)似属会意字。但据朱芳圃先生说,“公”本“瓮”之初文。甲骨文像一口大瓮上加了盖,属象形字。“瓮”的读音与敲击震动发出的“嗡嗡”声有关。王国维认为“公”就是“容”。“公”是人面部眉毛、鼻子的写意画。又读为“诸容切,音钟”(《集韵》)。如“忪”也读为zhōng。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gōng 蚣(蜈蚣) weng 阴平:翁(主人翁) 嗡(象声词) 上声:蓊(蓊蓊郁郁) 去声:瓮(瓮中捉鳖) gǔn 衮(“我觏之子,衮衣绣裳。”——《诗·豳风·九罭》) 滚(滚动) 磙(石磙) 相关链接 1.“衮”,由公、衣合成,古代帝王、上公之礼服谓之“衮”,是会意字兼形声字。 2.朱芳圃(1895—1973),研究员。湖南醴陵人。文字学宗师之一,有《甲骨学文字编》、《殷周文字释丛》传世。
公·讼sòng会意字,《说文》段注:“公言也。”(公正的言论,或“在公堂里辩论”)仿“讼”而成,或以“讼”为声的字有: song 阴平:松(松柏) 崧(同“嵩”) 淞(水名,源于太湖,流至上海) 菘(菘蓝,根可入药,称“板蓝根”) 凇(水汽凝结成的冰晶,如“雾凇”) 忪(惺忪) 去声:颂(歌颂) 相关链接 “宋”,会意字。《说文》:“宋,居也,从宀从木。”徐曰:“木所以成室居人也。”甲骨文、大篆画的是有大梁木架的房屋侧面图。应为象形字。其读音与“松”有关。很可能大梁木架是松木,故以“松”(省)为声符。但拐了那么大个弯,可不以形声字视之。“宋”之本义已失,最早见之为国名。 公 (gōng)厶,“公私”之“私”之本字。八,背也,背厶爲公。 *公gōng4画 八部 (1) 不偏私;不徇私: ~平|~道|秉~执法|~买~卖。 (2) 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与“私”相对);大众的: ~物|~诉人|~有制|~私合营|大~无私。 (3) 共同的;大家认可的: ~敌|~式|~约|~理|~制。 (4) 属于国际的: ~海|~历|~制。 (5) 关于国家或集体的事务: 办~|奉~守法。 (6) 面向大众;使大众知道: ~审|~开|~布|~告。 (7)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爵|王~大臣。 (8)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刘~|诸~|亲家~。 (9) 丈夫的父亲: ~婆。 (10) (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 ~牛|~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