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本色
1 本来的颜色。
《晋书・天文志中》:「凡五星有色,大小不同,各依其行而顺时应节……不失本色而应其四时者,吉。」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通变》:「夫青生於蓝,绦生于蒨,虽踰本色,不能复化。」 清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本》:「绿者叶之本色。」 2 本行,本业。
《唐律・名例》:「犯徒者准无兼丁例,加杖还依本色。」 长孙无忌疏议:「还依本色者,工乐还掌本业……给使散使,各送本所。」 宋 陈师道《後山诗话》:「退之以文爲诗,子瞻以诗爲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 3 本来面目。
清 黄宗羲《胡子藏院本序》:「诗降而爲词,词降而爲曲,非曲易於词,词易於诗也,其间各有本色,假借不得。」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至於性行,乃亦君子,例如西湖之游,虽全无会心,颇杀风景,而茫茫然大嚼而归,迂儒之本色固在。」 4 谓质朴自然,不加矫饰。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余每爱此地人家,本色清言,寻常茶饭,绝俗离世,令人怃然。」 郭沫若《残春》四:「他说他喜欢S姑娘,说她本色。」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二三:「要演乡村里的泥脚杆子,我看还是我们演的本色些。」 5 自唐末至明 清原定徵收的实物田赋称本色;如改徵其他实物或货币,称折色。
唐 元稹《当州两税地》:「臣今便於当州近城县纳粟,官爲变碾,取本色脚钱。」 《宋史・食货志上二》:「绍兴十六年诏旨:绢三分折钱,七分本色;紬八分折钱,二分本色。」 《明史・食货志五》:「所收税课,有本色,有折色。」 《清史稿・穆宗纪一》:「江苏等省新漕徵收本色解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