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 ) 甲骨文合集33165,殷 [丙]子卜……來……[于]兮。
 甲骨文合集34481,殷 于兮 。
 兮仲簋,殷周金文集成3808,西周晚期 兮中(仲)乍(作)寶𣪕(簋)。
 西陲簡·五一19,西漢 州流灌注兮轉揚波。
 西陲簡·五一19,西漢 日不顯目兮黑雲多。
 流沙墜簡·簡牘三21,東漢 詩兮可共遵。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 懷君惠賜,思君罔極,于胥樂兮,傳于萬億。
 何晏墓誌,三國魏 若西之旹, 平搬柩還朝金鑾受享兮。
 元寧墓誌,北魏 嗚呼哀哉,殲此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趙朗墓誌,隋 悲兮有去,懟矣無留。
 趙君妻李氏墓誌,唐 婦兮令德,夫也雄才。 《説文》: “兮,語所稽也。从丂,八象气越亏也。凡兮之屬皆从兮。”
兮★规◎常
xī甲骨文、金文造字本义未详。一说小篆表意,上象声气发出,本义为语气词,相当于“啊”。兮兮,词的后缀,表示某些情态,如“脏兮兮、可怜兮兮、神经兮兮”。 兮 (xī)从丂,“八”象气越于也。案:“兮”字“八”在上,試言“兮”則聲上出也。“只”字“八”在下,試言“只”則聲下引也。 △兮xī4画 八部 〈书〉助词。用于句末或句中,与现代汉语中的“啊”相似: 一日不见,如三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