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包山楚簡·文書147,戰國
(陳)、 宋(獻)爲王煮𪉟(鹽)於𣳠(海)。
按: 从鹵从皿。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3,戰國
(癭)者煮𪉟(鹽), 厇者䰻(漁)澤。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合陰陽126,西漢
吙者鹽甘甚也。
按: 从鹵省形,監聲。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81,西漢
輸巴縣鹽。

漢印文字徵
瑯邪鹽左。

漢印文字徵
犍鹽左丞。

漢印文字徵
海鹽丞印。

漢印文字徵
鹽疵。

濟寧任城王墓黄腸石,東漢
無鹽石工浩大。

元乂墓誌,北魏
鼎實斯屬,鹽梅在兹。
按: 鹽梅,鹽和梅子,用以調味,喻指國家所需之人才。

元欽墓誌,北魏
棟樑廣夏,鹽梅大羹,水流土止,地平天成。
按: 構字意圖改變,从土从鹵从皿。

元宥墓誌,北魏
彌慈衮闕,味此鹽梅。

高盛墓碑,東魏
調律吕於專琴,厝鹽梅於濟水。

潘善利墓誌,隋
珎羞一, 則𨢴鹽易其滋。

盧宏及妻崔氏墓誌,唐
累從知已,委跡銅鹽。

曹氏墓誌,唐
隋海州録事叅軍、鹽州司馬。

崔光嗣墓誌,唐
自微之著,竟未俠於鹽梅。

楊佰隴墓誌,唐
燮諧帝道,則媲彼鹽梅; 調御家邦,則同斯霖雨。

張本墓誌,唐
並棟梁于邦,鹽梅于鼎,宏謀爲一時之準,長策作百代之標。
按: 皿省。

張嬰墓誌,唐
吾分務銅鹽,祇役吴苑。

顔勤禮碑陰,唐
靚,鹽亭尉。
《説文》: “鹽,鹹也。从鹵監聲。古者,宿沙初作煑海鹽。凡鹽之屬皆从鹽。”
“鹽”楚系文字从鹵从皿。秦文字从鹵監聲,後世傳承。至於楷字,又有字形作从土从鹵从皿,構字意圖改變。

(yán)

从鹵,監聲。
【按】鹽,《説文》:“鹹也。”人工加工過的鹵水成品,即食鹽。

盐,金文;yán

[鹵(意符)+ 監(聲符)→鹽(《説文》:“鹽,鹹也。從鹵,監聲。古者,宿沙初作煑海鹽。”鹽,篆文像人看着盛鹽的缸子(皿)。食鹽的通稱。化學上指金屬離子(包括銨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
《孟子·告子下》:“膠鬲舉於魚鹽之中。”(膠鬲這個人是從魚販鹽商中推舉出來的。)
[唐] 李白《梁園吟》:“玉盤楊梅爲君設,吴鹽如花皎白雪。”
[宋] 蘇軾《雪後書北台壁》:“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yán)

,咸也。从鹵,監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鹽。凡鹽之属皆从鹽。”(余廉切)
徐锴《系传》云:“夙沙,黄帝臣也。西方有鹽井也。”段玉裁注:“《困学纪闻》引鲁连子曰:‘古善渔者,宿沙瞿子。’又曰:‘宿沙瞿子善煮鹽。’许所说盖出《世本·作篇》。”胡小石《说文部首》:“由宿沙煮海鹽观之,鹽乃东海岸产物。而由文字观之,似鹵字形体出自鹽之先。而由民族发源观之,亦先人居西北为早。”[1]商代晚期金文亚共覃父乙簋作,战国金文亡鹽右戈作。《包山楚简》147号简文言“煮于海”,则可能是“鹵”的繁体,或者是未加声符的“鹽”的初文。睡虎地秦简作,字形与小篆很接近了。
鹽部有两个属字。如“盬”字下云:“河东鹽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十六里。从鹽省,古声。”又如“鹼”字下云:“鹵也。从鹽省,僉声。”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