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鹿
释义

鹿()


甲骨文合集10268,殷
逐鹿隻。
按: 象鹿形而突出其角。

甲骨文合集9361,殷
鹿不。

甲骨文合集28347,殷
弜射斿鹿。

英國所藏甲骨集1826,殷
酉兕鹿。

鹿觚,殷周金文集成6666,殷
鹿。

鹿方鼎,殷周金文集成1110,殷
鹿。

父壬爵, 殷周金文集成8953,西周早期
(鹿)父壬。

命簋,殷周金文集成4112,西周早期
王易(賜)命鹿。

貉子卣,殷周金文集成5409,西周早期
王令士衜(道)(饋)(貉)子鹿三。

石鼓文·吴人
中囿孔□,□鹿□□。

古陶文彙編3.1274,戰國
鹿。

古陶文彙編2.2,戰國
魚鹿黽。

包山楚簡·文書179,戰國
酓(熊)鹿軞。

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録246,戰國
(與)禱(荆)王, 自酓(熊)鹿(麗)(以)(就)武王, 五牛,五豕。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23,戰國
(鹿)(鳴)》以樂(司)而會。
按: 从录聲。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45,戰國
於是(乎)九邦畔(叛)之: 豐、(鎬)、 郍、 、 于(邘)、 鹿、(邰)、宗(崇)、(密)須是(氏)。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鬼神之明—融師有成氏6,戰國
毁折鹿戔(踐)。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天子建州(乙本)10,戰國
男女不(語)鹿(剥), 堋(朋)友不(語)分。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75背,戰國至秦
鹿也。

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西漢
一寸逮鹿。

張家山漢簡·引書25,西漢
復鹿者,撟兩手。

漢印文字徵
鹿辰孟。

增訂漢印文字徵
五鹿克印。

增訂漢印文字徵
五鹿君俠。

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東漢
大守鉅鹿鄐君。

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陽,東漢
爵鹿柤梪。

五瑞圖摩崖,東漢
黄龍、白鹿、甘露降、承露人、嘉禾、木連理。

霍君神道,三國魏
巍故公丘長鉅鹿霍君之神道。

元頊墓誌,北魏
固已逐鹿西朝,得雄東晉。

李湍墓誌,唐
嗣子前深州鹿城縣丞瑩。

侯方墓誌,唐
麋鹿群來。

杜詢妻崔素墓誌,唐
痛鹿夢之成真。
《説文》: “鹿,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鳥鹿足相似,从匕。凡鹿之屬皆从鹿。”

鹿★常◎常


lù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头上长角的鹿形,隶定为“鹿”。一种哺乳动物。
【辨析】
❶以“鹿”作意符构成的字多与鹿或鹿类动物有关,如“麀、麂、麈、麒麟、塵(尘)”。
❷以“鹿”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lù:麓、辘、漉、簏。

鹿

象形字,小篆像鹿之形。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漉(漉网,过滤用的网)
麓(山麓)
辘(辘轳,井上汲水的轴)
簏(书簏,竹箱)
相关链接
1. “鹿”作意符(形符)生成的字有“麗”、“慶”、“麋”。“麗”,简化为“丽”,本是指两张鹿皮。鹿皮上有花纹表示“美丽”。由“丽”产生的会意字有“灑”(简化为“洒”。洒,甲骨文左边为水,右边画的是一个盛水的瓦罐,讹变为“西”。“洒”借“撒”之音,义亦相近)、“曬”(简化为“晒”)。“灑”,是在鹿皮上喷洒些水,使之软化,以便铺开。“曬”,则是把洒了水的鹿皮放在太阳下晒干。鹿皮是古代重要的礼品,订婚礼,需“鹿皮一张,帛五匹”。 故“慶”(简化为“庆”)从“鹿”(省),意为用一张鹿皮,来作贺礼表达心意。简化后的“庆”属符号字。
2.鄜(fū),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延安地区,1964年改为“富县”。其读音似仿“䴣”而来。 《字汇》:“䴣”,荒胡切,音“呼”,兽名。
3.“鏖”本是一种温酒的器皿,以“麀”为声,“麀”,《唐韵》、《集韵》为“于刀切”,省作“鹿”。借作“熬”。

鹿(lù)

上象中角旁耳。鹿善顧,故喙右向而上揚。左之下迤者,胸也。象脊,象足。翹然脊上者,尾也。

鹿

【析形】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像一只鹿之形,枝杈状的角,大眼睛,轻盈的身子,跳跃的蹄子,充分表现了鹿的特征。小篆字形讹变,但仍保留鹿角部分。隶书字形变后初形不显。
【释义】《说文》:“兽也。”本义是鹿科动物的通称。中国古代盛产鹿,鹿温驯善良,容易捕获,甲骨文中就有大量的狩猎获鹿的记录。鹿是珍贵之物,是古代帝王最喜欢的狩猎对象之一,备受喜爱,因而鹿也喻指帝位、国家政权。“鹿”与“禄”谐音,故民间传统的吉庆图案中也多以鹿寄寓福气或当官受禄。[鹿死谁手]以追逐野鹿喻争夺政权,意谓天下当为何人所得,后亦比喻胜负谁属。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 In Oracle and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character is shaped like a deer with branch antler, big eyes and lithe body as well as salutatory hooves.
【original meaning】 The collection of deer family. There are a lot of deer in ancient times and ancient emperors enjoyed hunting these obedient animals. In Oracle it was recorded lots of such hunting.

*鹿lewk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鹿, 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鳥、鹿足相比,从比。凡鹿之屬皆从鹿。(十篇上)
有歧角的鹿形。

鹿(lù)

,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鸟、鹿足相似,从匕。凡鹿之属皆从鹿。”(卢谷切)
甲骨文作。卜辞或用其本义,如:“狩获擒鹿五十又六。”(《前》4·8·1)[1]金文作,均象鹿形。战国包山楚简作,已不象形。睡虎地秦简作,与现在字形很接近。我国鹿的种类很多,先秦典籍也有很多记载。如《诗·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引申为所要捕获的对象。由于鹿、禄同音,可用鹿指爵位、权力。如《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张舜徽引饶炯说法:“鹿性好旅,行则相随,食则相呼。《诗》云:‘瞻彼中林,甡甡其鹿。’又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皆其事。故因性为名,从旅寄音也。”[2]
鹿部下有二十五个属字。如“麒”字下云:“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从鹿,其声。”又如“麟”字下云:“大牝鹿也。从鹿,粦声。”又如“麋”字下云:“鹿属。从鹿,米声。麋,冬至解其角。”麋俗称“四不象”。又如“麗”字下云:“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从鹿,丽声。《礼》‘麗皮纳聘’,盖鹿皮也。”

鹿

(11画)

【提示】匕,撇与竖弯钩相接、不出头,不要错写成相交、 出头的𠤎; 位于字左时,末笔竖弯钩改竖提,且起笔撇改横。

*鹿

11画 鹿部 哺乳动物反刍(chú)类的一科,尾短,腿细长,毛黄褐色,性情温顺,一般雄鹿头上有角: ~皮|~茸|~死谁手|指~为马。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