麀( ) 匍盉,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62,西周中期 曾(贈)匍于柬麀𠦪(賁)韋兩赤金一匀(鈞)。
 石鼓文·田車 麀鹿雉兔。
 十四 帳橛,殷周金文集成10473,戰國晚期 牀麀嗇夫 戠靭之。
 十四 銅虎,殷周金文集成10443,戰國晚期 牀麀嗇夫𨛭 靭 (看)器。
 十四 銅犀,殷周金文集成10442,戰國晚期 牀麀嗇夫𨛭 靭 (看)器。
 修定寺記碑,唐 爰降異徵於此山下,遇一麀鹿。 《説文》: “麀, 牝鹿也。 从鹿, 从牝省。 , 或从幽聲。” 當即从匕, 與“牝”、“𡚧(妣)”等字構形相同。
麀 (yōu)鹿之牝者。从牝省。 【按】牝,雌性的鳥或獸,與“牡”相對。 *麀ɂjəwdəw[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牝鹿也。 从鹿,牝省。 ,或从幽聲(十篇上) 鹿加性徵。 甲骨文只見家畜加性徵,農業社會少見獵獸,且無法控制獵得物的性別,此字之創作必有基於實用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