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cū)
“,行超远也。从三鹿。凡麤之属皆从麤。”(仓胡切)
甲骨文有从二鹿之字,王襄《簠室殷契类纂》说从二鹿与从三鹿同,意思都是“行超远”。段玉裁注:“鹿善惊跃,故从三鹿。引申之为卤莽之称。《篇》、《韵》云:‘不精也,大也,疏也。’皆今义也。俗作麁,今人概用粗,粗行而麤废矣。……三鹿齐跳,行超远之意。”“麤”字构意是“跳跃”,但典籍中并未使用此义,主要是借为“粗疏”义。徐灏《注笺》:“按麤与粗音义同而微有别,故《春秋繁露·俞序篇》云:‘始于麤粗,终于精微。’”然二字古通用不别也。”由于麤之行走义久不用,故在粗长义上,粗、麤可认为是异体。《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定“粗”为正体字,“麤”作为异体字被淘汰。
麤部只有一个属字“”,云:“鹿行扬土也。从麤,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