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20075,殷
, 甾朕事。
按: 从殳从壴。

甲骨文合集891正,殷
鼓以

甲骨文合集23603,殷
□□卜, 即, [貞]……鼓……

甲骨文合集30388,殷
……叀五鼓……上帝若王[受]又又。

鼓觶,殷周金文集成6044,殷
鼓。
按: 从攴从壴。

盤, 殷周金文集成10031, 殷
(鼓)(寢)。

作父辛觶,殷周金文集成6500,西周早期
乍(作)父辛(寶)(尊)彝。
按: 从支从壴。

𤼈鐘,殷周金文集成259, 西周中期
萬年日鼓。

師𠭰簋, 殷周金文集成4325, 西周晚期
令女(汝)(司)乃且(祖)舊官小輔鼓(鐘)。

沇兒鐘,殷周金文集成203,春秋晚期
子孫永保鼓之。

鐘, 殷周金文集成226, 春秋晚期
大鐘既縣, 玉鼉鼓, 余不敢爲喬(驕)。

王孫誥編鐘(四),近出殷周金文集録63,春秋晚期
永保鼓之。
按: 从攴从壴。

編鐘(一), 近出殷周金文集録51,春秋晚期
千歲鼓之。
按: 从支从壴。

曾侯乙鐘(中三3),殷周金文集成323,戰國早期
爲剌音鼓。
按: 从又从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用曰8,戰國
鼓惠蓄,𢛸(定)保之亟。 非稷之(種), 而可𨠅 (㱃)飤(食), (積)浧(盈)天之下,而莫之能得。
按: “壴” 上部演變爲“木”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君人者何必安哉(乙本)3,戰國
君王又(有)楚,不聖(聽)鼓鐘之聖(聲)。
按: 从支从壴。

嶽麓書院藏秦簡·占夢書36,戰國至秦
夢伐鼓聲必長,衆有司必知邦端。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聽其鐘鼓。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猶孔子之聞清者之鼓而得夏之盧也。

武威漢代醫簡·第二類簡54,東漢
以鼓(豉)汁飲之。

張景造土牛碑,東漢
八月十九日丙戌,宛令右丞慴告追鼓賊曹掾石梁寫移。

元湛妃王令媛墓誌,東魏
鼓琴之志詎申,擊缶之期奄及。

竇泰墓誌,北齊
囹圄虚置,桴鼓無聲。

侯肇墓誌,隋
鼓琴之志詎申,擊缶之期奄至。

張休光墓誌,唐
宏才脱略,鐘鼓不能啓其齒,脂膏不得潤其容,汪汪萬頃,不見涯涘。

李偘偘墓誌,唐
横矛海外,千里無闘戰之役; 仗劒河源,三軍息鼓鞞之進。
《説文》: “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从壴,支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 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臯鼓、晉鼓皆兩面。 凡鼓之屬皆从鼓。 , 籀文鼓从古聲。 ”
“鼓”同 “鼓” (《説文》别爲二字,古文字則無别)。“壴”乃 “鼓”之初文,甲骨文作等, 早期金文作, 皆象鼓之形, 上部爲裝飾物, 下部爲底座。 金文或从, 或从攴。 春秋金文 “壴”下或增 “口”作 “喜”形, 乃从壴之繁化。“鼓”字楷化从皮,著眼於鼓之構造質料,即 《宋本玉篇》所謂 “瓦爲椌,革爲面” 。

鼓,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籀文作,小篆作
初文所从者爲鼓形, 甲骨文作,隸定作 “壴”,實即 “鼓”的初文。後增 “攴”或 “殳”爲意符表示擊鼓動作,金文第一字形表意明顯。“攴”或作 “支”字形。用爲名詞爲 “鼓”,古代樂器。用爲動詞爲擊鼓、敲奏,引申爲鼓動、鼓起等義。卜辭或用擊鼓義,或用作地名。銘文或用名詞義,或用敲奏義。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參見005.敗字條。

★常◎常


ɡǔ表意,甲骨文、金文从攴从壴(zhù),壴即鼓,象手执鼓槌击鼓之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鼓”。本义表示击鼓,引申为一种打击乐器、形状或作用等像鼓一样的东西、敲打发音、激发、凸起等。

(gǔ)

从壴,𠬢象其手擊之也。
【按】鼓的甲骨文作,象手持鼓槌敲打鼓的樣子,本義是擊鼓,後引申表示名詞鼓。《左傳》:“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用的就是擊鼓義。


(gǔ)

《説文》讀若屬,《玉篇》之録切,又公户切。擊鼓也。从攴,从壴,壴亦聲。

【析形】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从壴,上像装饰,中像鼓面,下像鼓座;右像以又(手)持槌敲击。金文字形右半稍讹,小篆字形变从支,隶、楷字形从之。
【释义】本义是一种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古代鼓用以节制其他乐器,古人以为群音之长,故又泛指乐器。鼓又有击鼓之义,引申为击打乐器、振动、鼓动、鼓吹等义。鼓蒙皮革而成,故又引申为凸起、胀大等义。[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敲军鼓,原指军队隐蔽行动,不暴露目标,后多指休军罢战,或比喻指无声无息地停止行动。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 In Oracle, the left part of the character is壴(zhù,a music instrument).The upper part seems like an ornament , the lower part is like a drum bottom while the middle part like a drum head. On the right is a hand holding a hammer.
【original meaning】 A kind of percussion instrument which is mostly cylindraceous or oval—shaped with a hollow in the centre,covered with leather on its one or both drumheads.

甲骨文;金文;

[豈(鼓本字,意符) +支(或攴,手執木槌,意符) → 鼓(《説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郭也。從壴,支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臯鼓、晉鼓皆兩面。,籀文鼓,從古聲。”鼓,打擊樂器。擬“壴” 即 “豈”字。鼓,遠古時代用陶爲框,後用桶狀木框。除八角鼓外,鼓多爲圓形。 甲骨文“鼓”變爲方形,這是因爲甲骨文難以刻“圓”、刻“弧”。 後來的金文,由於“泥模”刻字,筆劃可以隨心所欲,所以比甲骨文更接近“圖畫”。利用框架面或兩面蒙以獸皮或蟒皮,擊之即發出“彭彭”之聲。引申爲彈奏,如鼓瑟鼓琴。人聞鼓聲即興奮,於是又引申出“鼓動”“鼓幹勁”。高興時擊掌叫“鼓掌”,所以有“長時間的、經久不息的、雷鳴般的鼓掌聲”之説。 又像鼓形之物。 如哺乳動物耳内的“鼓室”,確實蒙以“鼓膜”,借聽小骨將音波的振動傳入内耳。“鼓”給人的印象是“緊繃繃”的東西,所以吃飽了叫“鼓腹”,由腹水過多引起的“大肚子”叫 “鼓脹”。故“鼓”又與“臌”通。)]
《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美麗的姑娘真可愛,鳴鐘擊鼓娶她來。)
《詩經·小雅·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敲鐘聲欽欽,彈瑟又彈琴。)
[春秋] 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擊鼓可以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衰落,第三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已經耗盡。)
[西漢] 司馬遷《史記·樂書第二》:“地氣上隮(jī升起),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地氣上升,天氣下降,陰陽磨擦,天地交互感應動盪,用雷霆鼓動生機,以風雨煥發活力)
[南朝梁] 劉勰《文心雕龍·原道》:“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文辭所以能鼓動天下,就是因爲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文章。)
[唐] 杜甫《閣夜》:“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注:鼓角。指軍中發號施令的鼓聲、號角聲。)

*kwav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郭也。 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曰鼓。从壴、从屮、又。 屮象飾,又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擂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皐鼓、晉鼓皆兩面。凡鼓之屬皆从鼓。,籀文鼓,从古。 (五篇上)
手拿鼓棒打鼓狀。

(ɡǔ)

,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从壴,支象其手击之也。《周礼》六鼓:靁鼓八面,灵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晋鼓皆两面。凡鼓之属皆从鼓。徐锴曰:郭者,覆冒之意。,籀文鼓,从古声。”(工户切)
甲骨文作,金文作,字形象手持鼓槌击鼓之形。战国包山楚简作,信阳楚简作。甲骨卜辞中有专门用鼓的祭祀,如:“辛亥卜,出,贞:其鼓彡告于唐,一牛?九月。”(《合》22749)“鼓”也可以写作“壴”,如:“丁酉卜,大,贞:气告,其壴于唐,衣(卒),亡尤?九月。”(《合》22746)卜辞卜问举行“鼓”祭的典礼时能否顺利完成而且没有过失。[1]“鼓”由“壴”孳乳而来,古本同字。
鼓有“乐器”之义。如《荀子·礼论》中的“钟、鼓、管、磬、琴、瑟、竽”等都是乐器。《说文》中用“郭”来解释鼓,这里是声训。“郭”在这里的意思是“鼓出”。“郭”本义是外城,引申出外表、外层等义。“万物郭皮甲而出”意谓万物的种子到春天萌芽鼓出生成外皮,而种子破皮而出。张舜徽云:“鼓、郭双声,一语之转耳。凡物张之使大曰郭,本书《金部》:‘锸,郭衣针也。’是已。”[2]
鼓部有九个属字。《康熙字典》、《辞海》、《辞源》均立“鼓”部。《新华字典》不立“鼓”部,“鼓”字归入“士”部。

(13画)

【提示】左上是士,上横长、下横短,不要错写成上横短、下横长的土。左下末笔是提。

*〔皷〕

13画 鼓部
(1) 打击乐器,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 板~|堂~|敲锣打~|~敲得咚咚响。
(2) 性状像鼓的: ~膜|石~|蛙~(群蛙如擂鼓般的叫声)。
(3) 弹奏;敲击: ~琴|~瑟|~掌。
(4) 凸起;涨大: ~胀|~着嘴不说话。
(5) 用风箱等扇: ~风|~铸。
(6) 发动;激起: ~动|~励|~舞。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3: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