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瘿 yǐnɡ 〡ㄥˇ 《广韵》於郢切,上静,影。 22画 疒部17画 统一码:766D 大五码:F6F4 国标扩:B060
1 囊状肿瘤。多生於颈部,包括甲状腺肿大等。
《山海经・西山经》:「﹝天帝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 郝懿行笺疏:「《说文》云:『瘿,颈瘤也。』《淮南・墬形训》云:『险阻气多瘿。』」 三国 魏 嵇康《养生论》:「颈处险而瘿。」 宋 苏轼《大臣论》:「今人之瘿,必生於颈而附於咽。」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一日新罗国王因夫人脑瘿痈肿,巫言应往大国求药。」 2 虫瘿。树木外部隆起如瘤者。
北周 庾信《枯树赋》:「载瘿衔瘤。」 唐 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长歌敲柳瘿,小睡凭藤轮。」 宋 苏轼《答李端叔书》:「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 3 指累赘、多余的东西。
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杜约夫曰:宋人论诗甚严,无乃唐人之瘿欤?」 |